亦求稀竦戁

出自:明代·郭之奇《秋日燕邸咏怀十诗各系以题 其二 称心》

拼音:[yì][qiú][xī][sǒng][nǎn]

平仄:仄平平仄仄

怀抱未能深,招摇犹在眼。
荣辱相因依,喜怒亦无限。
任其淩轹情,矜人皤与睅。
何关寂寞羞,毋乃盛雄赧。
称心而思之,不如俱削刬。
掩迹仍塞涂,日向诸缘简。
非以自欣愉,亦求稀竦戁
老吃畏事言,君子传瑟僩。
三复古人箴,斯理良堪撰。

查看原文

字义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求】

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

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

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

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

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

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

《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

《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叶彊於切,音渠。《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

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稀】

稀【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香依切,音希。《說文》疏也。《徐曰》當从爻从巾。爻者,希疏之義,與爽同意,巾象禾之根莖。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何以知之,說文無希字故也。

姓。見《姓苑》《集韻》通作希。

【竦】

竦【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悚。《說文》敬也,自申束也。《前漢·東方朔傳》寡人將竦意而覽焉。

懼也。《詩·商頌》不戁不竦。《註》懼也。

上也。《楚語》竦善抑惡。

《集韻》竦,動也。

《釋名》竦,從也。體皮皆從引也。

鳥名。《山海經》灌題之山有鳥焉,見人則躍,名曰竦斯,其鳴自呼。

與聳同。《揚雄·長楊賦》整輿竦戎。《註》方言曰:西漢之閒相觀曰聳,竦與聳古字通。

【戁】

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奴版切《集韻》《韻會》乃版切,音赧。《說文》敬也。从心難聲。

《廣韻》人善切《集韻》忍善切,音蹨。《集韻》懼也。《詩·商頌》不戁不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