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一矩

出自:明代·郭之奇《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其十四 田子方》

拼音:[yī][guī][yī][jǔ]

平仄:平平平仄

使人意消,全德君子。
人貌而天,道存目指。
一规一矩,何足观视。
一虎一龙,应从鞭箠。
绝尘而奔,交臂失趾。
萌乎所生,归乎所止。
一止一生,或为之纪。
游心物初,宁令心死。
祸福存亡,怒哀乐喜。
变不易常,其胸若水。
至阴天出,至阳地起。
二者交和,至人游是。
百体为尘,百年犹滓。
抱一而同,至乐至美。
彼何世民,少见多訾。
一夫立门,一夫钓涘。
鲁国一儒,周初一士。
千变不穷,诸侯群迩。
槃礴解衣,方称画史。
临渊履危,忽遗射矢。
孙叔尹荆,三仕三已。
凡君亡凡,存吾亡彼。
由斯而言,万物皆累。
物成必亏,道成孰毁。

查看原文

注释

【一规】一个圆形或圆弧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规】

規【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居追切《集韻》《韻會》均窺切《正韻》居爲切,。《說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前漢·律歷志》衡運生規,規圜生矩。《莊子·馬蹄篇》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時則訓》規者所以圜萬物也。

以法正人曰規。《書·征》官師相規。《傳》規,正也。《詩·衞風·淇奥序》武公能聽其規諫。《疏》正圜以規使依度,猶正君以禮使人德,故謂之規諫。

規,求計也。《左傳·昭二十六年》規求無度。

規避違法,以方爲圜也。《正字通》引唐書:規影徭賦。

謀度也。《禮·儒行》其規爲有如此者。《疏》但自規度所爲之事而行。《戰國策》齊無天下之規。《註》規猶謀也,謂無謀齊者。後漢書凡謀皆作規。

畫也。《周語》成公之生也,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

日月圓曰規。《謝靈運·遊南亭詩》密林含餘淸,遠峰影半規。《註》日落峰外,隱其半也。《韓愈·翫月詩》前夕雖十五,月長未滿規。《文苑英華·海日初出賦》赫赫光滿,規規質圓。

規田。《禮·王制·百畝之分疏》偃豬之地,九夫爲規,四規而當一井。

官名。《金史·百官志》規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

魚名。《沈括·補筆談》浙東人呼河豚爲規魚。

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規吹肚魚。

鳥名。《埤雅》杜鵑,一名子規。或作鳺巂。

規矩,獸名。詳矩字註。

姓。明規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

《韻會小補》惠圭切,音攜。車輪一周爲一規。通作巂。《禮·曲禮》立視五巂。《註》巂,猶規也。謂輪轉之度。《音釋》巂,本又作規。

《集韻》規恚切,去聲。規規,驚視自失貌。《莊子·秋水篇》規規然自失也。

《集韻》呼役切,音狊。本作瞁。驚視貌。

《音學五書》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術訓》若(缺一欲字)規之,乃是離之。《揚子·法言》問蕭何、曹參,曰:蕭也規,曹也隨。《說文》从夫从見。《字統》丈夫識用必合規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詳,考䂓與矩从矢也。當作䂓。古文作槼。

《字彙補》䂓音吸。字辨訓驚視,與規不同。《字彙總略》以規字音吸,䂓字爲規矩之規,非是。錄備考。

【矩】

矩【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俱雨切《集韻》《韻會》果羽切,音踽。正方之則也。《爾雅·釋詁》常也。《疏》度方有常也。《玉篇》圓曰規,方曰矩。《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前漢·律歷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管子·輕重已篇》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

《爾雅·釋詁》法也。《論語》不踰矩。《前漢·敘傳》濞之受吳,疆土踰矩。《註》矩,法制也。

《增韻》儀也,廉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註》矩,謂刻識之也。

《揚子·太經》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陸倕石闕銘》製模下矩。《註》地也。

《周算經》智出於句,句出於矩。《註》矩,謂之表,表不移亦爲句,爲句將正,故曰句出於矩焉。

規矩,戎名。《汲冢周書》規矩以麟者,獸也。

通作萭。《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可規可萭。

通作句。《莊子·田子方》履句屨者知地形。《說文》本作巨,从工,象手持之形。重文作榘,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六書正譌》巨从工,中象方形,亦會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