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共山光

出自:明代·郭之奇《百山行五十韵繇浙江江山闽山以至潮山》

拼音:[zhǐ][chǐ,chě][gòng,gōng][shān][guā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山行尽一月,踰山历万乡。
入山又出山,宛在山中央。
山图所未及,山经或未详。
夏山翠如滴,秋山净若妆。
冬山深如睡,春山远更芳。
不尽山四时,山情那可量。
江山自严厉,溪山转幽凉。
神山未获见,海山意中荒。
我闻山异德,始知山各疆。
朝陟东山巘,山日飞混茫。
午憩南山侧,山风扑面飏。
晚出西山岫,山云尽可囊。
夜倚北山麓,山雨欲浮床。
山岚时结瘴,山露乍凝霜。
何木不山落,何草不山黄。
落木悲山末,黄草敝山旁。
山木犹有枝,山草孰堪纕。
此尽山糟粕,岂见山英芒。
山草非芝瑶,山木愧扶桑。
山樵恣斤斧,山牧自徜徉。
欲穷山变化,久为山低昂。
穿穴看山鼠,扑树突山獐。
伎俩凭山鬼,依倚任山狼。
迁鸟出山谷,雌雄立山梁。
求山仍求友,山集又云翔。
颇怪山中物,未必与山忘。
何人买山隐,何士构山堂。
紫霞依山栋,碧霭吐山房。
山葵供小摘,山竹表幽篁。
山居虽暂许,山意岂堪偿。
山不厌人閒,人莫厌山长。
心能与山静,山亦与人商。
久从山终始,姑使山颉颃。
山朝复山暮,与山俱未遑。
我仆叹山砠,我马鸣山冈。
采山人不见,何处置山筐。
山巅馀鸟道,山径仄羊肠。
崔嵬极山致,屈曲探山藏。
举头问山隐,山书秘何方。
低颜语山客,山桂尔毋戕。
山盘五十馀,惟有泰山当。
山池二十八,或倍华山阳。
彼山标千古,山以名益昌。
此山阻遐僻,名晦山何妨。
山之言产也,不产山无良。
或曰山为宣,非宣山曷扬。
我有家山在,俟我山始彰。
东山与西山,咫尺共山光
近山情可悉,遥山意可望。
聊以家山绪,先矢百山行。

查看原文

注释

【山光】山的景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咫】

咫【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周制,寸尺咫尋,皆以人之體爲法。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晉語》文公學讀書於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註》咫,咫尺閒也。《魯語》肅愼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

《楚語》是知天咫,安知民則。《註》咫言少也,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

《酉陽雜俎》書目有天咫。《集韻》或作。

【尺】

尺【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赤。《說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十寸爲尺,規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家語》布指知尺,舒肱知尋。《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蔡邕·獨斷》夏十寸爲尺,殷九寸爲尺,周八寸爲尺。《周禮·司市》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

大尺曰施。《管子·地員篇》其施五尺。《註》施音遺,大尺之名。

《小爾雅》五尺謂之墨。《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註》五尺爲墨,倍墨爲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其名爲墨,則墨者工師之五尺也。

《唐輦下歲時記》二月朔日爲中和節,賜大臣戚里尺,謂之裁度民閒。

法三尺,謂以三尺竹具,非也。

叶昌約切,音綽。《詩·魯頌》是尋是尺。叶下作若。《韻會》通作赤。

【共】

共【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姓。《氏族略》以國爲氏。

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

《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相关诗句
先矢百山行 聊以家山绪 遥山意可望 近山情可悉 咫尺共山光 东山与西山 俟我山始彰 我有家山在 非宣山曷扬 或曰山为宣 不产山无良 山之言产也 名晦山何妨 此山阻遐僻 山以名益昌 彼山标千古 或倍华山阳 山池二十八 惟有泰山当 山盘五十馀 山桂尔毋戕 低颜语山客 山书秘何方 举头问山隐 屈曲探山藏 崔嵬极山致 山径仄羊肠 山巅馀鸟道 何处置山筐 采山人不见 我马鸣山冈 我仆叹山砠 与山俱未遑 山朝复山暮 姑使山颉颃 久从山终始 山亦与人商 心能与山静 人莫厌山长 山不厌人閒 山意岂堪偿 山居虽暂许 山竹表幽篁 山葵供小摘 碧霭吐山房 紫霞依山栋 何士构山堂 何人买山隐 未必与山忘 颇怪山中物 山集又云翔 求山仍求友 雌雄立山梁 迁鸟出山谷 依倚任山狼 伎俩凭山鬼 扑树突山獐 穿穴看山鼠 久为山低昂 欲穷山变化 山牧自徜徉 山樵恣斤斧 山木愧扶桑 山草非芝瑶 岂见山英芒 此尽山糟粕 山草孰堪纕 山木犹有枝 黄草敝山旁 落木悲山末 何草不山黄 何木不山落 山露乍凝霜 山岚时结瘴 山雨欲浮床 夜倚北山麓 山云尽可囊 晚出西山岫 山风扑面飏 午憩南山侧 山日飞混茫 朝陟东山巘 始知山各疆 我闻山异德 海山意中荒 神山未获见 溪山转幽凉 江山自严厉 山情那可量 不尽山四时 春山远更芳 冬山深如睡 秋山净若妆 夏山翠如滴 山经或未详 山图所未及 宛在山中央 入山又出山 踰山历万乡 山行尽一月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