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苦益艰辛

出自:明代·郭之奇《十不怜》

拼音:[chóu][kǔ][yì][jiān][xīn]

平仄:平仄仄平平

天地不怜人,鸿初不再陈。
时序不怜人,寒暑日侵春。
山水不怜人,车舟惹雾尘。
神鬼不怜人,灾患绕清贫。
诗书不怜人,坑焚使祸邻。
亲友不怜人,处困希笑嚬。
衣履不怜人,敝裂安可新。
镜影不怜人,衰老厌馀身。
肤体不怜人,疲病转伤神。
心思不怜人,愁苦益艰辛
百岁驰旦隙,所求泊岸津。
安能终碌碌,与世共龂龂。
忽值犹龙老,于予化蝶晨。
留兹不言教,为我宿生因。
当前皆止处,即事了虚真。
天地则如此,吾将任物民。

查看原文

注释

【愁苦】忧愁苦恼。
【艰辛】艰苦:历尽~,方有今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愁】

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㵞。《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

《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

《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或書作。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益】

益【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益我。《左傳·昭七年》三命茲益共。《禮·曲禮》請益則起。《論語》益者與。《註》疑童子學有進益也。《春秋·繁露》有益者謂之公,無益者謂之私。

多也。《史記·酷吏傳》上問張湯曰:吾所謂,賈人輒先知之,益居其物。

盈溢也。《莊子·列禦》有貌愿而益。

易卦名。《釋文》益,增長之名。

以弘裕爲義。

《金史·國語解》益都,次第之通稱。

《六書正譌》二十四兩爲益,假借別作鎰溢。

草名。《詩·王風疏》蓷卽茺蔚。一名益母。

《爾雅·釋草疏》蛇牀,一名思益。

果名。《博雅》益智,龍眼也。

州名。古蜀國,漢武帝置益州。《釋名》益,阨也。所在之地險阨也。

姓。《印藪》漢有益强,益壽。宋有益暢,紹興進士。《六書正譌》益,器滿也。故从水从皿。會意。

【艰】

艱【未集下】【艮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閒。《說文》土難治也。《爾雅·釋詁》阻艱,難也。《書·大禹謨》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

《周官》惟克果斷,乃罔後艱。

《釋名》艱,根也,如物根也。

險也。《詩·小雅》彼何人斯,其心孔艱。《朱註》艱,險也。

《王儉褚淵文》以居母艱去官,雖事緣義感,而情均天屬。

《韻補》叶居眞切,音巾。《崔駰·大理箴》昔在仲尼,哀矜我人。子罕禮,衞人釋艱。

叶經先切,音堅。《班彪·北征賦》嗟西伯於羑里兮,傷明夷之逢艱。演九六之變化兮,永幽隘以以歷年。

【辛】

辛【酉集下】【辛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新。《說文》秋時萬物成而熟,金剛味辛,辛痛卽泣出。《徐曰》言萬物初見斷制,故辛痛也。《書·洪範》金曰從革,從革作辛。《白虎通》金味所以辛者,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也,猶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歲、月、日之名。《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月在辛曰塞。《禮·月令》其日庚辛。《註》辛之言新也。《前漢·律歷志》悉新于辛。《史記·律書》言萬物之辛生也。

《正韻》葷味也。《風土記》元旦,以蔥、蒜、韭、蓼、蒿芥,雜和而食之,名五辛盤,取迎新之意。

股象也。《說文》辛承庚,象人股。《徐曰》辛漸揫斂,故象人股,漸焦殺也。

養筋之味也。《周禮·天官》以辛養筋。《註》辛,金味,金之纏合異物似筋,人之筋亦纏合諸骨,故以辛養之也。

《正韻》苦辛,取辛酸之意。《李白詩》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杜甫詩》生離與死別,自古鼻酸辛。

高辛,古帝號。

姓。《史記·夏本紀贊》夏啟封支子于莘,因聲近攺爲辛。

少辛,藥名。《本草》卽細辛也。

叶宵前切,音先。《焦仲卿詩》奉事循公姥,進退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正字通》按《說文》徐註,泣出象股之說,與義反。壬癸繼辛,天道剝中有復,秋德義中寓仁,非偏屬斷制焦殺。徐曲附《說文》,非。

《爾雅》重光,《字彙》譌省作辛,與辛音愆字形相溷,尤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