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香散入碧油幢

出自:明代·成鹫《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 其三》

拼音:[yú][xiāng][sàn,sǎn][rù][bì][yóu][chuáng,zhuà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赪霞红雨暗西江,饱食归来卧北窗。
午过空林喧鸟雀,馀香散入碧油幢

查看原文

注释

【碧油】1.青绿色油漆。 2.青绿色的油布帷幕。 3.见"碧油幢"。 4.指清澄的食油。 5.借指绿水。
【油幢】1.张挂于舟车上的油布帷幕。 2.指有油布帷幕的车子。 3.油布帐幕。多指将帅幕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馀】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香】

香【戌集下】【香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㿝《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有小麝,其香更奇。

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享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散】

散【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㪔,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音鏾。義同。

《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入】

入【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碧】

碧【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油】

油【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由。水名。《說文》水出武陵孱陵,東南入江。《水經注》孱陵縣有白石山,油水所出。

江夏平春縣有油水。《水經注》油水,出平春縣西南油溪。

膏也。《博物志》積油滿萬石,自然生火。

石油。《水經注》高孥洧水肥可然。《夢溪筆談》鄜延出石油。《廣輿記》石油出肅州南山。

猛火油。《昨夢錄》猛火油,出高麗東數千里。日初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他物遇之,卽爲火,惟眞琉璃器可貯之。

緹油,車飾。《後漢·劉傳》乗鮮車大馬,赤屛泥。《註》赤屛泥,謂以緹油屛泥於軾前。

橘名。《韓彥直·橘錄》油橘,皮似以油飾之,中堅而外黑。

油油,和謹貌。《禮·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

禾黍光悅貌。《束皙·補亡詩》厥草油油。

雲盛貌。《孟子》天油然作雲。

《廣韻》《集韻》余救切,音狖。浩油,地名。《公羊傳·定四年》公及諸侯盟于浩油。《註》油音由,一音羊又反。

與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錄》珍膏油其面。

【幢】

幢【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橦。《說文》旌旗之屬。《揚子·方言》翿幢,翳也。楚曰翿,關西關東皆曰幢。《釋名》幢,童也,其貌童童也。《前漢·韓延壽傳》建幢棨,植羽葆。《註》晉灼曰:幢,旌幢也。師古曰:幢,麾也。

《廣韻》直降切《集韻》丈降切,。《釋名》幢,容也,施之車蓋童童然,以隱蔽形容也。

《韻會》徒東切,音同。《張衡·東京賦》設業設虡,宮縣金鏞。鼖鼓路鼗,樹羽幢幢。《註》幢幢,羽貌。

通作潼。《集韻》潼容,車幨帷也。或从巾。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