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莫逡巡

出自:明代·成鹫《十月朔英利道中作》

拼音:[háng,xíng][yǐ][mò,mù][qūn][xún]

平仄:平仄仄平平

去国正重九,中途逢小春。
水喧争渡客,山静过桥人。
岂效枯鱼泣,言随野马尘。
明朝潮汛好,行矣莫逡巡

查看原文

注释

【逡巡】迟疑不敢向前的样子:逡巡不前|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矣】

矣【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說文》語已辭也。《徐曰》矣者,直疾。今試言矣,則出氣直而疾會意。《柳宗元曰》決辭也。

叶于姬切,音依。《詩·小雅》徹我牆屋,田卒汙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萊音釐。《正字通》通作巳。音以。與已別。

【莫】

莫【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逡】

逡【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倫切,音踆。《說文》復也。《玉篇》退也,郤也。《集韻》逡巡,行不進也。《前漢·公孫弘傳》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羣臣逡。《註》言有次第也。《楚辭·九章》遷逡次而勿驅兮。

月運之名。《揚子·方言》日運爲躔,月運爲逡。

《小爾雅》體慚曰逡。

與㕙通,兔名。《戰國策》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

《集韻》須閏切,音竣。逡遒,縣名。

與駿通。《禮·大傳》執籩豆,逡奔走。《書·武成》作駿。

【巡】

巡【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廣雅》巡,行也。《說文》巡,視行貌。《玉篇》巡守也。《書·舜典》五載一巡守。

《周官》六年,五服一朝。

六年,王乃時巡。《左傳·昭五年》大有巡功。《註》天子巡守曰巡功。巡所守之功。

《玉篇》徧也。《左傳·桓十二年》伐絞之役,楚師分涉于彭羅,人欲伐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之。《註》巡,徧也。《疏》謂巡繞徧行之。

逡巡,郤退之貌。《莊子·田子方》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

《集韻》余專切,音沿。相循也。《禮·祭義》隂陽長短,終始相巡。《註》巡讀如沿漢之沿。謂更相從道。

叶松宣切,音旋。《歐陽修·送吳生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君子能自知,改過不逡巡。

《集韻》順古作巡。註詳頁部三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