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崖读故碑

出自:明代·成鹫《舟过南海神祠纪胜五十二韵》

拼音:[mó,mò][yá][dú,dòu][gù][bēi]

平仄:平平平仄平

方舆会有极,元气混无涯。
四大水轮住,千江海印持。
昆崙接云汉,溟渤潴天池。
万派宗南澥,群峰巩北维。
祝融熙帝载,习坎答南离。
庙貌崇今古,明禋洽岁时。
堂皇依岛屿,制度出班倕。
波影摇银壁,霞光罥玉墀。
周垣丹以雘,夏木蔽还亏。
朱凤翔阿阁,雕龙绕绣帷。
神君端黼黻,像教肃威仪。
徽号丝纶锡,恭文碣石垂。
金题悬日月,铜鼓列雄雌。
邃寝齐眉媛,回廊斫额夸。
纲珠交掩映,香篆互参差。
花雨承珠靸,晨风满桂旗。
百灵纷总总,群动信熙熙。
帝力夫何有,神心予所知。
溯洄由夙昔,俯仰在今兹。
浮海身将老,轻舟晚更移。
潮平黄木港,花发谷王祠。
越陌寻芳径,磨崖读故碑
鸿文推哲匠,弘构仰成规。
土木因时革,沧桑任运为。
槃谈遵世谛,慷慨有遐思。
延伫看山色,沉吟续楚辞。
飘零悲泛梗,珍重荐江蓠。
工祝传神语,征人指路岐。
禅心通陟降,逸兴入逶迤。
隔壁寻僧话,沿阶引鹤随。
海光钟寂寞,旦过客栖迟。
香积浑薰莸,蒲团厕菉葹。
太虚宁轸域,周道岂平陂。
怅别东林社,裴回古殿基。
亭高名浴日,海阔见朝曦。
石磴缘苔藓,雕甍枕碧漪。
兴难辞跋涉,行不厌孤危。
历巘舒清啸,凭栏咏古诗。
坡公留墨沈,词客叶埙篪。
蜗篆明还灭,龟趺仆更欹。
摩挲瞪两睫,取次策双眉。
蜃气呈真幻,鲛宫集瑰奇。
虎门天锁钥,鱼石郡藩篱。
螮蝀穿云脚,凫鹥浴水湄。
渔家收蚬米,田舍足粳糜。
几处烽烟熄,三春士女嬉。
神人胥庆快,老少自扶携。
俗俭芹堪美,年丰酒可酾。
桑麻仍旧业,鸡黍订前期。
莲国程伊迩,桃源路不迷。
欲随江燕住,却恐野鸥疑。
明发乘虚舫,洞天寻圣师。

查看原文

注释

【磨崖】1.亦作"磨厓"。 2.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 3.磨平山崖石壁镌刻文字。 4.磨擦山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磨】

磨【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音摩。《說文》本作䃺。《爾雅·釋器》石謂之磨。《詩·衞風》如琢如磨。

去聲。《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音塺。《說文》石磑也。《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天文志》如蟻旋磨。

《韻會》通作摩。《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前漢·董仲舒傳》摩民以誼。《梅福傳》厲世摩鈍。

地名。《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

【崖】

崖【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正韻》宜佳切,音睚。《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

珠崖,郡名。在南海,漢武帝置,地居海中,產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

洪崖,仙人名。《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不和物曰崖岸。宋張詠性剛介,自號乖崖,言乖則違衆,崖不和物也。

《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義同。○按《說文》厂部厓訓山邊,屵部崖訓高邊,分厓崖爲二,韻會因之,以山邊屬睚音,高邊屬儀音,似泥。

【读】

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誦書也。《徐鍇曰》讀猶瀆也。若四瀆之引水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毛傳》抽也。《鄭箋》抽猶出也。《朱傳》誦言也。《禮·文王世子》冬讀書,典書者詔之。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疏》《孝經緯》云:祝融之樂曰《屬讀》。

曲名。《唐書·禮樂志》《讀曲》,宋人爲彭城王義康作也。

官名。《唐書·百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讀學士,掌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

姓,見《姓苑》。

《集韻》《韻會》大透切,音豆。義同。《周禮·天官·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釋文》徐音豆。

《增韻》句讀,凡經書成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分之以便誦詠,謂之讀。今祕省挍書式:凡句絕,則點於字之旁讀,分則微點於字之中閒。

《韻會》通作投。《馬融·長笛賦》察度於句投。《註》說文曰:逗,止也。投與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按此則讀與逗通。逗又與投通。

叶亭歷切,音狄。《蘇轍·醉吟庵詩》詩成付與醉中讀,知有淸溪可終日。

【故】

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碑】

碑【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

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釋名》碑,被也。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

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相关诗句
洞天寻圣师 明发乘虚舫 却恐野鸥疑 欲随江燕住 桃源路不迷 莲国程伊迩 鸡黍订前期 桑麻仍旧业 年丰酒可酾 俗俭芹堪美 老少自扶携 神人胥庆快 三春士女嬉 几处烽烟熄 田舍足粳糜 渔家收蚬米 凫鹥浴水湄 螮蝀穿云脚 鱼石郡藩篱 虎门天锁钥 鲛宫集瑰奇 蜃气呈真幻 取次策双眉 摩挲瞪两睫 龟趺仆更欹 蜗篆明还灭 词客叶埙篪 坡公留墨沈 凭栏咏古诗 历巘舒清啸 行不厌孤危 兴难辞跋涉 雕甍枕碧漪 石磴缘苔藓 海阔见朝曦 亭高名浴日 裴回古殿基 怅别东林社 周道岂平陂 太虚宁轸域 蒲团厕菉葹 香积浑薰莸 旦过客栖迟 海光钟寂寞 沿阶引鹤随 隔壁寻僧话 逸兴入逶迤 禅心通陟降 征人指路岐 工祝传神语 珍重荐江蓠 飘零悲泛梗 沉吟续楚辞 延伫看山色 慷慨有遐思 槃谈遵世谛 沧桑任运为 土木因时革 弘构仰成规 鸿文推哲匠 磨崖读故碑 越陌寻芳径 花发谷王祠 潮平黄木港 轻舟晚更移 浮海身将老 俯仰在今兹 溯洄由夙昔 神心予所知 帝力夫何有 群动信熙熙 百灵纷总总 晨风满桂旗 花雨承珠靸 香篆互参差 纲珠交掩映 回廊斫额夸 邃寝齐眉媛 铜鼓列雄雌 金题悬日月 恭文碣石垂 徽号丝纶锡 像教肃威仪 神君端黼黻 雕龙绕绣帷 朱凤翔阿阁 夏木蔽还亏 周垣丹以雘 霞光罥玉墀 波影摇银壁 制度出班倕 堂皇依岛屿 明禋洽岁时 庙貌崇今古 习坎答南离 祝融熙帝载 群峰巩北维 万派宗南澥 溟渤潴天池 昆崙接云汉 千江海印持 四大水轮住 元气混无涯 方舆会有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