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丝瑶轸

出自:清代·潘飞声《孤鸾·佩兰琴,红芳馆挂壁物也。数月不抚,飞尘满弦,对之伤怀,为拈此解。时余将作海外行矣》

拼音:[zhū][sī][yáo][zhěn]

平仄:平平平仄

珠丝瑶轸
叹无端摧断,鸾孤雁陨。
几度花前,弹落碧桃香粉。
芳名爱伊暗合,唤同心、曲终相认。
蓦地啼乌夜半,变七弦凄紧。
任西风、吹老相如鬓。
便胶柱重修,韦郎谁信。
挂壁秋声,又为别情传恨。
行囊拟携旧谱,拣文奁、此情难忍。
待借海天灵瑟,写湘娥眉晕。

查看原文

注释

【瑶轸】1.华美的车子。 2.玉制的琴轸。借指琴。 3.指琴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丝】

絲【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婦化治絲枲。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瑶】

瑤【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玉之美者。《書·禹貢》瑤琨篠簜。《傳》瑤琨皆美玉。《疏》王肅云:瑤琨,美石次玉者。《詩·衞風》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前漢·禮樂志》徧觀此眺瑤堂。《註》瑤,石而似玉者也。

《詩·大雅》惟玉及瑤。《箋》玉瑤,容刀之佩。

山名。《山海經》有瑤碧之山。

池名。《列子·周穆王篇》遂賔于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

星名。《楚辭·九歎》騰羣鶴于瑤光。《註》瑤光,北斗杓星也。

人名。《左傳·哀二十三年》晉荀瑤伐齊。《註》荀瑤,荀躒之孫。《晉語》知宣子將以瑤爲後。《註》瑤,知伯也。

【轸】

軫【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胗。《說文》車後橫木也。

《廣韻》轉也,動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車衆盛也。《淮南子·兵略訓》士卒殷軫。《註》殷軫,乗輿多盛貌。

紆軫,隱曲也。《楚辭·九章》心鬱結而紆軫。

地形盤曲貌。《後漢·馮衍傳》路紆軫而多艱。

軫懷,痛念也。《楚辭·九章》出國門而軫懷。

《韻會》宿名。《史記·律書》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也。

《天官書》軫爲車,主風。《註》軫與巽同位,車動行疾有似于風,故主風。

琴下轉絃者謂之軫。《李白詩》拂霜弄瑤琴。

國名。《左傳·桓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註》貳、軫皆國名。

姓。○按《考工記》加軫與轐焉。鄭註云:軫,輿也。《輪人》軫圍註:軫,輿後橫者也。《輈人》軫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輿方而言,不言輿言軫者,軫,輿之本也。戴侗據輿方之說以駁鄭氏,謂軫爲輿四面木。《博雅》軫謂之枕,《釋名》軫,枕也。軫橫在前如臥牀之有橫枕也。枕有橫無直,則四面之說非也。《韻會》軫註引《秦風·小戎》俴收註云:收,軫也。疏云:大車前軫至後軫其深八尺,兵車之軫四尺四寸,比之爲淺,故曰俴收。收者,車前後兩端橫木所以收斂所載也。合鄭註與《詩》疏觀之,則是四面方者爲輿,前後橫者爲軫,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載人物者也。鄭註屢變其辭,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