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帐千群泪并流

出自:明代·释函可《元旦哭喇嘛二首 其二》

拼音:[zhān][zhàng][qiān][qún][lèi][bìng,bīng][liú]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十年吾道塞风秋,葱岭传来恨又稠。
叶是归根看已落,杯当沉海更无浮。
大荒一夜霜俱白,毡帐千群泪并流
赤县神州心碎尽,更堪洒血极西楼。

查看原文

注释

【毡帐】1.亦作"毡帐"。 2.毡制的帐篷。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为居室。 3.毡制帷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毡】

毡【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氊字。詳氊字註。(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旃。《說文》撚毛也。或曰撚,執也,蹂也。蹂毛成片,故謂之氈。《釋名》氈,旃也。毛相著旃旃然也。《周禮·天官·掌皮》秋斂皮,冬斂革,共其毳毛爲氈。

《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疏》案謂牀也。牀上著氈,卽謂之氈案。《齊民要術》作氈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秋毛緊强,春毛軟弱,獨用太偏,是以須雜。三月桃花水氈第一。凡作氈,不須厚大。唯緊薄均調乃佳耳。通作旃。《前漢·王褒傳》荷旃被毳。《王吉傳》細旃之上。《蘇武傳》齧雪與旃毛。皆與旃同。

叶之人切,音眞。《楊方·合歡詩》寒坐肩氈。上叶身,下叶塵。(氈)

【帐】

帳【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脹。《釋名》帳,張也。張施於牀上也。《玉篇》帷也,張也,幬也。《爾雅·釋訓》幬謂之帳。《註》今江東亦謂帳爲幬。《淮南子·道應訓》齊伐楚,市偷請爲君行薄技,乃夜解齊君之幬帳而獻之。

與張通。《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註》張,幃帳也。

計簿也。《前漢·武帝紀》明堂朝諸侯,受郡國計。《註》計,若今之諸州計帳也。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群】

群【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泪】

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并】

並【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竝,隷作並。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