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船覆失龙泉

出自:明代·释函可《遥哭美周》

拼音:[xiào][lián][chuán][fù][shī][lóng][quán]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一身许国气无前,贡水波漫热血溅。
菩萨道穷皈马革,孝廉船覆失龙泉
家馀老母西方泪,梦绕孤僧北塞烟。
节义文章浑泡影,莲须重结后生缘。

查看原文

注释

【孝廉】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龙泉】1.宝剑名。即龙渊。 2.泛指剑。 3.喻行事果断。 4.佛寺名。 5.常泛指僧院﹑佛门。 6.喷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孝】

孝【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呼敎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敎切,嘐去聲。《說文》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書•堯典》克諧以孝。《禮•祭統》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之謂畜。

《祭義》曾子曰:居處不莊非孝,事君不忠非孝涖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戰無勇非孝。五者不遂烖,及於親,敢不敬乎。

《諡法》五宗安之,慈惠愛親,秉德不回,協時肇享,大慮行節,曰孝。

姓。《風俗通》秦孝公後。

叶許救切,音臭。《詩•周頌》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叶上疚造。

叶許六切,音旭。《詩•大雅》匪棘其欲,遹追來孝。叶上淢,淢音侐。

【廉】

廉【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磏槏音匳。《說文》仄也。《儀禮·鄕飮酒禮》設席於堂廉東上。《註》側邊曰廉。《前漢·賈誼傳》廉遠地則堂高。《註》廉,側隅也。

《釋名》斂也,自檢斂也。

《玉篇》淸也。《廣韻》儉也。《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註》旣斷以六事,又以廉爲本。《疏》廉者,潔不濫濁也。

《玉篇》棱也。《書·臯陶謨》大而有廉隅。《禮·儒行》砥礪廉隅。

察也。《後漢·魯恭傳》袁安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

《通典》官制有廉訪使廉使。《正字通》今稱臬司。

嚴利也。《禮·月令》其器廉以深。《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紾而搏廉。《註》廉,嚴利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廉縣。

州名。《唐書·地理志》廉州本合州,武德四年曰越州,貞觀八年更名。

姓。《史記·廉頗傳》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飛廉,漢宮名。《前漢·武帝紀》作長安飛廉館。《註》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也。晉灼曰:身似鹿,頭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

【船】

船【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食川切,音膞。《說文》舟也。《世本》共鼓貨狄作船,黃帝臣。《揚子·方言》舟,自關而西謂之船。《釋名》船,循也,循水而行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益爲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註》索隱曰:劉氏云:陳船,地名,在舊關之西,今之朝邑,非也。案京兆有船司空縣,不名陳船。陳船者,陳列船艘,欲渡河也。《左思·蜀都賦》戈船掩乎江湖。

《正字通》皮船,明少保戚繼光濟水法,用生牛馬皮,竹木緣之如箱形,火乾,再用竿繫助之,以浮水。一皮船可乗一人,兩皮船合縫,可乗三人。

《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爲船,誤。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

姓。出《姓苑》。

天船,星名。見《丹元子·步天歌》。

《集韻》余專切,音沿。義同。俗作舡,非。

【覆】

覆【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芳六切,音蝮。《玉篇》反覆也。《詩·小雅》不懲其心,覆怨是正。《禮·月令》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于天子。

倒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書·胤征》顚覆厥德。

敗也。《中庸》傾者覆之。《綱目集覽》覆,軍敗也。

中覆。《前漢·馮唐傳》賞賜決于外,不從中覆也。《註》覆謂覆白之也。

射覆。《前漢·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註》于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與復同。《易·乾卦》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集韻》方六切,音福。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詳察曰覆。《唐書·鄧景山傳》檢覆私隱。

《廣韻》敷救切,音與宥韻副同。《說文》蓋也。《詩·大雅》鳥覆翼之。《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

扶富切,浮去聲。伏兵曰覆。《左傳·隱九年》君爲三覆以待之。

《類篇》匹北切,音。義同。

《韻補》筆力切,叶音逼。《班固·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失】

失【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室。得之反。《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書·泰誓》時哉弗可失。《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集韻》《韻會》《正韻》同。《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龙】

龍【亥集下】【龍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竜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泉】

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洤《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音全。《說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易·蒙象》山下出泉。

《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同出異歸曰肥泉。《詩·衞風》我思肥泉,兹之永歎。

醴泉。《禮·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泉有光華曰榮泉。《前漢·郊祀歌》食甘露,飮榮泉。

瀑布曰立泉。《班固·終南山賦》立泉落落。

州名。《廣輿記》周時爲七閩地,隋曰溫陵,唐曰泉州。

天泉,星名。《甘氏星經》天泉十星,在鼈東。一曰大海,主灌漑溝渠之事。

龍泉,劒名。卽龍淵也。《杜甫詩》三尺獻龍泉。

姓。南史有泉企。

貨泉,卽錢也。《周禮·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不徧也。

《地官·泉府註》泉,或作錢。

《集韻》疾眷切,全去聲。義同。

《韻補》叶才勻切,音秦。《李尤·東觀銘》房闥內布,疏綺外陳。是謂東觀,書籍林泉。《集韻》或作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