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鬟一例痴算

出自:清代·吴藻《念奴娇》

拼音:[xiǎo][huán][yī][lì][chī][suàn]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营开细柳,堕飞飞、絮影吹来词卷。
砚渍梨花春雨过,好个绿阴庭院。
面面屏风,垂垂帘子,曲曲阑干转。
桐枝排比,小鬟一例痴算
见说新唱铙歌,重寻笙谱,虎帐谈兵倦。
兰畹金荃侬未读,轮与奚囊香满。
伫月无声,裁云入手,琴趣愔愔远。
玉梅窗下,有人同握湘管。

查看原文

注释

【小鬟】1.小发髻;孩童的发髻。 2.旧时用以代称小婢。
【一例】1.同等;一律:一例而论|内外一例|市价高下,所在一例。 2.一种体制、规则:别立一例。 3.一个例证:举一例以明之|此为“欲速不达”之一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小】

小【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蕭上聲。《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玉篇》細也。《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詩·邶風》慍于羣小。《註》小,衆妾也。

《韻輯》白小,魚名。

叶蘇計切,音細。《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鬟】

鬟【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胡關切,音還。《說文》總髮也。按古婦人首飾,琢玉爲兩環,此字後人所加。《玉篇》髻鬟。《類篇》屈髮爲髻。《庾信·夜聽搗衣詩》花鬟醉眼纈。

喻山色。《范成大詩》破碎岷山千髻鬟。

《虞集詩》窻中遠黛曉千鬟。

《宋史·儀衞志》宮中導從之制,置高鬟靑袍大將二人。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例】

例【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厲。比也,類也,槩也。

凡例。《左傳序》發凡以言例。後魏張吾貴集諸生講左傳,義例無窮,學者奇之。

《集韻》力蘖切,音列。遮也。

【痴】

痴【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丑之切《集韻》抽知切,音螭。痴疵,病也。一曰不廉。《正字通》俗癡字。

《集韻》超之切,音遲。痴㾻,不達之貌。(癡)《唐韻》丑之切《集韻》《韻會》《正韻》超之切,音鴟。《說文》不慧也。《徐曰》癡者,神思不足。亦病也。《前漢·韋賢傳》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爲狂癡,光曜晻而不宣。《後漢·高士傳》侯霸遣使徵嚴光,光曰:侯君房素癡,今小瘥耳。《晉書·王湛傳》湛有隱德,人皆以爲癡。

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以盛酒酬之也。亦有作癡者。《藝苑雌黃》李濟翁云:借書一癡,惜書二癡,索書三癡,還書四癡。

《顏氏家訓》人無才思,自謂淸華,江南號爲詅癡符。

【算】

算【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正韻》損管切,音篹。《海篇》酸上聲。《廣韻》物數也。《儀禮·鄕飮酒禮》無算爵,無算樂。《註》算,數也。賔主燕飮,爵行無數,醉而止也。燕樂亦無數,或閒或合,盡歡而止也。《前漢·景帝紀》後二年詔曰:今訾算十以上廼得官,廉士算不必衆,有市籍不得官,無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職,貪夫長利。《註》應劭曰:古者疾吏之貪,衣食足,知榮辱,限訾十算廼得爲吏。十算,十萬也。賈人有財,不得爲吏,廉士無訾又不得官,故減訾四算得官矣。師古曰:訾與貲同。

《集韻》緒纂切,又須兗切,音選。義同。

竹器。《史記·鄭莊傳》其餽遺人不過算器食。《註》徐廣曰:算,竹器。

《集韻》《正韻》蘇貫切,音蒜。計歷數者也。《世本》黃帝時隷首作算數。《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徑象乾律黃鐘之一,而長象坤呂林鐘之長。

《藝文志》曆家有《許商算術》二十六卷,《杜忠算術》十六卷。《後漢·馬嚴傳註》《劉·九章算術》:方田第一,粟米第二,差分第三,少廣第四,商功第五,均輸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

投壷較射,數勝負之籌曰算。《儀禮·鄕射禮》一人執算以從之。《周禮·春官》《太史》:凡射事,飾中舍算。《註》謂設算於中,以待射時而取之,中則釋之。《禮·投壷》二算爲純,一算爲奇。《註》純,全也。二算合爲一,全也。一算謂不滿純者。算之多少視坐上之人數,每人四矢,亦四算也。

籌畫也。《揚子·法言》爲國不廸其法,望其效,譬諸算乎。《註》欲治而不用先王之法,猶無財運算,無益于富也。

智也。《列子·力命篇》自長非所增,自短非所損,算之所亡若何。《註》算,猶智也。

與筴同。《儀禮·旣夕》主人之史請讀賵執算。《註》古文算皆爲筴。

叶音訕。《陸機·擬良宴詩》四座咸同志,羽觴不可算。高談一何綺,蔚若朝霞爛。《集韻》或作選。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