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闻钗钏响

出自:清代·赵我佩《台城路 湖楼晚眺》

拼音:[yáo][wén][chāi][chuàn][xiǎng]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一丝残照垂杨外,疏林乱钟敲暝。
软玉阑边,销金帘底,烟袅药炉香凝。
奁波万顷。
看眉样青山,晚来妆靓。
唤起圆蟾,碧天如水夜云静。
良宵谁放画艇。
遥闻钗钏响,微漏花影。
待月窗间,临风扇小,楼上有人愁凭。
罗衣靠冷。
笑身似梧桐,未秋先病。
凉笛惺忪,醉魂吹易醒。

查看原文

注释

【遥闻】1.远远地听到。 2.在远处嗅。
【钗钏】钗簪与臂镯。泛指妇人的饰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遥】

遙【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

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钗】

釵【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初佳切,音叉。《說文》筓屬。本只作叉,此字後人所加。《玉篇》婦人岐筓也。《司馬相如·美人賦》玉釵挂臣冠。《秦嘉·與婦徐淑書》今致寶釵一雙,可耀首。《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

金釵股,藥名。《本草綱目》李時珍曰:石斛,狀似金釵,故名。

忍冬藤,解毒。亦號金釵股。

《韻補》叶稱支切,音鴟。《繁欽·定情詩》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叶千古切,音楚。《毛詩·註疏》欲買赭,不謂竈下有黃土。欲買釵,不謂山中自有楛。

【钏】

釧【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尺絹切《韻會》《正韻》樞絹切,音竁。《說文》臂環也。《玉篇》釵釧。《正字通》古男女同用,今惟女飾有之。《何偃·與謝尚書》珍玉名釧,因物寄情。《庾信·竹杖賦》玉關寄書,章臺留釧。《墨莊漫錄》唐文宗問宰臣,金條脫何物。宰臣未對。文宗曰:古詩:輕衫穩條脫,卽今臂釧也,別作玔。

姓。《萬姓統譜》萬曆閒,撫州照磨釧國賢,閬中人。貴陽縣丞釧佩,雲南人。

《類篇》昌緣切,音穿。車釧。

【响】

響【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

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集韻》或作㗽。《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