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眉老僧坐道场

出自:宋代·彭汝砺《观画》

拼音:[páng][méi][lǎo][sēng][zuò][dào][cháng,chǎng]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少时驰驱走四方,马足遍踏无边疆。
北踰崦嵫薄扶桑,远陟羊肠上太行。
历参涉昴扪亢房,荡舟溟渤浮河潢。
五湖彭蠡窥沅湘,蛟龙出没鳞鬣苍。
大浪震叠钟鼓撞,怒蜃结搆珠瑶光。
游鱼鲦鲿鳣鲔鲂,鸂鶒沉浮旅鴐鸧。
大鹏一飞凌鹔鹴,中林荃蕙杂兰菖。
妖红曼绿艳靓妆,回溪曲覆秀筼筜。
老松怪柏号风霜,桂丹枫赤橘柚黄。
阆风仙人醉琼浆,前旆虹蜺骑凤皇。
云台曲璧络奇璜,缥缈天乐非宫商。
我欲从之匪暇遑,昨朝图画纷开张。
睥睨旧游心惚慌,南岭赤日西玄霜。
愁云不开雨雪雱,变化倏忽无经常。
隆楼杰阁郁相望,远峰截嵲插雕梁。
商人骑马儿牧羊,牛车鱼艇浮纤芒。
苍鹅无声浴沧浪,熟视却顾疑腾骧。
骅骝奚为弃路傍,骨骼虽老终轩昂。
重阳篱菊开煌煌,怪见桃杏争芬芳。
梅花一枝忽自折,半篱彷佛闻幽香。
文陛网户绿绮窗,中有美人岂媖媓。
流珠蛱蝶金鸳鸯,一盼少年犹断肠。
蓬莱宫中日月长,世界凡阅几炎凉。
悠悠彼乐未遽央,棋局未知谁子强。
庞眉老僧坐道场,手捉拂子据绳床。
似达至理言虑亡,惟我知彼真荒唐。
乃知画工匪其良,倒置高下玩阴阳。
鬼神丑怪不能藏,咫尺千里无准量。
屈折海岱留缣缃,物象涕泣愁斧戕。
贵家欲得心奔忙,背锦轴玉红绨囊。
君亦爱之未能忘,苟不溺心奚所妨。
我今与公陟高冈,坐视四海超八荒。
图史罗列耀文章,前有唐虞上羲皇。
左右孔孟从庄扬,朝莫见之心肃庄。
议论兴废评否臧,卑陋不肯数汉唐。
广莫之野无何乡,我与子乐奚其将。

查看原文

注释

【老僧】1.年老的和尚。 2.老和尚自称。
【道场】和尚或道士做法事的场所。也指和尚或道士所做的法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庞】

龐【亥集下】【龍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薄江切《集韻》《韻會》皮江切,音胮。《說文》高屋也。

雜亂貌。《書·周官》不和政龐。

姓。周畢公高後,封於龐,因氏焉。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集韻》充實也。《詩·小雅》四牡龐龐。《前漢·司馬相如傳》湛恩龐洪。

地名。《前漢·地理志》九眞郡都龐。

《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龍。義同。

《集韻》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眉】

眉【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陽立于二,故眉長二寸。《註》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郭璞註》言秀眉也。《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註》豪眉也。

渠眉,玉飾之溝瑑也。《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井邊地曰眉。《前漢·游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註》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姓。宋眉壽,明眉旭。

《韻會》通作麋。《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通作嵋。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兩山相對如蛾眉。

州名。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爲名。○按《說文》本作睂,从目,象睂之形。上象額理也。徐曰:仌,頟理也。指事。隸作眉,《字彙補》又作,非。

【老】

老【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僧】

僧【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蘇增切《集韻》慈陵切《韻會》思澄切《正韻》思登切,塞平聲。沙門也。梵音云僧伽,從浮屠敎者,或稱上人。梵語僧伽邪三合音,俗取一字,名曰僧。《魏書·釋老志》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畏也。

《禪宗記》禪僧衣褐,講僧衣紅,瑜伽僧衣蔥白。瑜伽僧者,今應赴僧也。

眞臘國呼僧爲苧菇,僧皆茹魚肉,惟不飮酒,供佛亦用魚肉。僧用金銀轎,扛傘柄者,國王有大政,亦咨訪之。

《唐本草》密陀,僧一名沒多僧,出波斯國,形似黃龍齒而堅重。

【坐】

坐【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姓。見《姓苑》。

《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场】

場【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祭神道也。《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

收禾圃曰場。《詩·豳風》九月築場圃。《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

校士曰文場。《班固·答賔戲》婆娑乎術藝之場。《沈佺期詩》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戰爭之地曰戰場。李華有弔古戰場文。

釋氏開堂設戒曰選佛場。《傳燈錄》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霞曰:選佛當往何所。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集韻》尸羊切,音商。《揚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一曰浮壤。場與埸別。或作㙊畼。俗作塲。

相关诗句
我与子乐奚其将 广莫之野无何乡 卑陋不肯数汉唐 议论兴废评否臧 朝莫见之心肃庄 左右孔孟从庄扬 前有唐虞上羲皇 图史罗列耀文章 坐视四海超八荒 我今与公陟高冈 苟不溺心奚所妨 君亦爱之未能忘 背锦轴玉红绨囊 贵家欲得心奔忙 物象涕泣愁斧戕 屈折海岱留缣缃 咫尺千里无准量 鬼神丑怪不能藏 倒置高下玩阴阳 乃知画工匪其良 惟我知彼真荒唐 似达至理言虑亡 手捉拂子据绳床 庞眉老僧坐道场 棋局未知谁子强 悠悠彼乐未遽央 世界凡阅几炎凉 蓬莱宫中日月长 一盼少年犹断肠 流珠蛱蝶金鸳鸯 中有美人岂媖媓 文陛网户绿绮窗 半篱彷佛闻幽香 梅花一枝忽自折 怪见桃杏争芬芳 重阳篱菊开煌煌 骨骼虽老终轩昂 骅骝奚为弃路傍 熟视却顾疑腾骧 苍鹅无声浴沧浪 牛车鱼艇浮纤芒 商人骑马儿牧羊 远峰截嵲插雕梁 隆楼杰阁郁相望 变化倏忽无经常 愁云不开雨雪雱 南岭赤日西玄霜 睥睨旧游心惚慌 昨朝图画纷开张 我欲从之匪暇遑 缥缈天乐非宫商 云台曲璧络奇璜 前旆虹蜺骑凤皇 阆风仙人醉琼浆 桂丹枫赤橘柚黄 老松怪柏号风霜 回溪曲覆秀筼筜 妖红曼绿艳靓妆 中林荃蕙杂兰菖 大鹏一飞凌鹔鹴 鸂鶒沉浮旅鴐鸧 游鱼鲦鲿鳣鲔鲂 怒蜃结搆珠瑶光 大浪震叠钟鼓撞 蛟龙出没鳞鬣苍 五湖彭蠡窥沅湘 荡舟溟渤浮河潢 历参涉昴扪亢房 远陟羊肠上太行 北踰崦嵫薄扶桑 马足遍踏无边疆 少时驰驱走四方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