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即河漘

出自:宋代·彭汝砺《元祐三年同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在初考今复承乏有怀旧游因作此诗并幕次唱酬二章寄呈深之学士子开侍郎 其一》

拼音:[yǐ][zhào,zhuō][jí][hé][chún]

平仄:仄平平平平

集英今日事,全似戊辰春。
文彩窥多士,游从忆故人。
抗旌浮海角,舣棹即河漘
试作诗相寄,诗成更损神。

查看原文

注释

【河漘】1.亦作"河唇"。亦作"河唇"。 2.河边。语本《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舣】

艤【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文帝詩》征艫艤湯塹,歸騎息金隍。

【棹】

棹【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同櫂。《謝靈運·登臨海嶠詩》鶩棹逐驚流。

《類篇》直角切。《正字通》倚卓也。《楊億·談苑》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

木名。《南方草木狀》棹樹榦葉俱似椿,以其葉鬻汁漬果,呼爲棹汁。若以棹汁雜彘肉食者,爲雷震。出高涼郡。

【即】

即【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玉篇》卽今作即。

【河】

河【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乎哥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水名。《說文》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春秋·說題辭》河之爲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前漢·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九河。《書·禹貢》九河旣道。《傳》九河,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六,絜七,鉤盤八,鬲津九。

三河,謂河南,河北,河東也。《後漢·光武紀》三河未澄,四關重擾。

《小學紺珠》以黃河,析支河,湟中河爲三河。

兩河,謂東河,西河也。《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州名。《廣輿記》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衞。

梗河。星名。《甘氏星經》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

銀河,天河也。

《趙崇絢雞肋》道家以目爲銀河。

酒器也。《乾子》裴鈞大宴有銀河,受一斗。

淘河,鳥名。見《爾雅·釋鳥註》。

姓,明河淸,長沙人。字从月从㢲作。

【漘】

漘【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食倫切《集韻》《韻會》船倫切,音唇。《說文》水厓也。《詩·王風》在河之漘。《傳》漘,水隒也。《疏》引爾雅云:夷上洒下不漘。郭云:涯上平坦而下水深爲漘。《集韻》或省作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