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疟狻猊

出自:清代·奕绘《夏云峰》

拼音:[hǒu][nüè,yào][suān][ní]

平仄:仄仄平平

制荷衣,纨兰佩,褰裳采竹寒溪。
偶此苍筤,轮囷冷压云低。
溜穿千载,谢雕琢、天巧灵犀。
自幻作、排簧笙管,吼疟狻猊
仙人铁笔如镌。
摹秦篆、峄阳枣刻堪稽。
可惜支离散木,染污红泥。
琼瑰投我,遍枯槎、名字留题。
好相伴、他山怪石,故邸桐圭。

查看原文

注释

【狻猊】传说似狮子的猛兽:狻猊能食虎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吼】

吼【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呼后切《集韻》《韻會》《正韻》許后切,音㸸。《玉篇》牛鳴也。《增韻》虓聲。《後漢·童恢傳》一虎低頭閉目,狀如震懼,卽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踊躍自奮。《梵書·大智論》辟如獅子,百獸之王,爲小蟲吼,則爲衆所笑。《玉篇》亦作吽。《廣韻》亦作呴。

《廣韻》呼音蔲。《廣韻》聲也。

《集韻》《類篇》厚怒聲。本作㖃。○按《玉篇》《廣韻》吼、㖃分載,音義各別。《集韻》《類篇》非。

【疟】

瘧【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音虐。《說文》熱寒休作。《玉篇》或寒或熱病。《釋名》瘧,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熱耳,而此疾先寒後熱,兩疾似酷虐者也。《禮·月令》孟秋之月,寒熱不節,民多瘧疾。《周禮·天官·疾醫》秋時有瘧寒疾。《疏》秋時陽氣漸消,隂氣方盛,惟火沴金,兼寒兼熱,故有瘧寒之疾。《正字通》瘧有風,寒,暑,熱,濕,食,瘴,邪八種。久瘧腹有痞塊,名瘧母。獨寒不熱為牝瘧,獨熱不冷爲牡瘧。發無期度爲鬼瘧,先寒後熱爲寒瘧,先熱後寒曰溫瘧,熱而不寒曰癉瘧,卽脾瘧。皆痰中中脘,脾胃不和所致。詳見靈樞經瘧論。

【狻】

狻【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素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蘇官切,。

《集韻》須閏切,音浚。犬急也。

【猊】

猊【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音倪。《廣韻》狻猊,師子屬。一走五百里。詳狻字註。《廣韻》亦作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