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与较优劣

出自:清代·孙元衡《与诸昆季言怀 其一》

拼音:[shú][yǔ,yù,yú][jiào][yōu][liè]

平仄:平平仄平仄

骐骥仰天鸣,朽索驭刚铁。
一驱升崇山,焉知踬于垤。
脂牵转回肠,孰与较优劣?才老力可尽,名成待九折。

查看原文

注释

【孰与】何如。两者相比,择其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
【优劣】1.优和劣。指强弱﹑大小﹑好坏﹑工拙等。 2.谓评定高下好坏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孰】

孰【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殊六切《集韻》《韻會》《正韻》神六切,,隸作孰。生之反也。《禮·禮運》腥其俎,孰其殽。《特牲饋食禮》註,祭祀自孰始。

歲稔也。《禮·樂記》德盛而敎尊,五穀時孰。《前漢·食貨志》大孰則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則糴一,使民食足。互見火部熟字註。

《爾雅·釋訓》孰,誰也。《楚辭·天問》圓則九重,孰營度之。《莊子·天運篇》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史記·藺相如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正韻》何也。《論語》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正字通》審也。《漢武策賢良制》其孰之復之。○按《說文》生孰字本但作孰,後人加火,以別生熟之熟,而孰但爲誰孰字矣。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较】

較【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

《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

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

《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

《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

《正韻》著明貌。《前漢·孔光傳》較然甚明。《集韻》或作䡈。今通用較。

【优】

优【補遺·子集】【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于求切,音尤。五穀精,如人髮白也。(優)《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爾雅·釋訓》優優,和也。《詩·商頌》敷政優優。言人君德政和樂也。

優游,和柔也。《詩·大雅》優游爾休矣。

《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優矣。《傳》渥也。《箋》寬也。

《說文》饒也。

饒洽也。《詩·小雅》旣優旣渥。

有餘力也。《論語》仕而優則學。

勝也,對劣之稱。

《小爾雅》優,多也。

《正韻》調戲也。《左傳·襄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

伊優,屈曲佞媚貌。

倡優。《前漢·東方朔傳》朔好詼諧,武帝以俳優畜之。

《左傳·襄二十八年》氏鮑氏之圉人爲優。《正義》優者,戲名也。《晉語》有優施。《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爲優戲,而以優著名。

姓。

《集韻》烏侯切,音謳。《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亞音鴉。

通作要,平聲。《禮·深衣》要縫半下。《鄭註》要或爲優。

【劣】

劣【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音埓。《說文》弱也。从力少。《徐曰》會意。《廣韻》鄙也,少也。《揚子·法言》彼以其回顏以其貞顏其劣乎。

劣,薄也。僅僅不足之辭。《宋書·劉懷貞傳》子德願善御車。常立兩柱,使其中劣,通車軸。驅牛奔,從柱閒直過。《集韻》通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