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愧庸才

出自:元代·王翰《重阳后寄林君佐》

拼音:[shī][wèi][kuì][yōng][cái]

平仄:平仄仄平平

秋度重阳尽,寒随夜雨来。
菊荒陶令宅,云暗越王台。
战伐行人苦,诛求寡妇哀。
济时无上策,尸位愧庸才
北去瞻天远,南游指日回。
客愁长自写,乡思不堪裁。
海上云千叠,生前酒一杯。
相思存潦倒,远别漫徘徊。
伫看凌霄翮,春风到上台。

查看原文

注释

【尸位】谓居位而无所作为。
【庸才】见"庸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尸】

尸【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式之切《集韻》升脂切《正韵》申之切,也。象臥之形。《釋名》尸,舒也。骨節解舒。不能復自勝斂也。《論語》寢不尸。《禮·喪大記》凡馮尸。興必踊。

神象也。古者祭祀,皆有尸以依神。《詩·小雅》皇尸載起。《大雅》公尸來燕來寧。《朱子曰》古人於祭祀,必立之尸。因祖考遺體,以凝聚祖考之氣。氣與質合,則散者庶乎復聚。此敎之至也。

主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箋》主設羹之事。

師於荆也。

《禮·表記》事君,近而不諫,則尸利也。《前漢·鮑宣傳》以拱默尸祿爲智。《註》言不憂其職,但知食祿而已。

姓。《廣韻》秦尸佼爲商君師,著書。

三尸,神名。《正字通》本作,俗作尸。

【位】

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姓。明位安。

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本作㑀。俗作位。㑀字原刻从亻从。

【愧】

愧【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

【庸】

庸【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容。《說文》庸,用也。《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傳》將登用之。《莊子·齊物論》爲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爾雅·釋詁》常也。《易·乾卦》庸言之信,庸行之謹。《書·臯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傳》用我五等之禮接之,使有常。

《玉篇》功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傳》庸,功也。《晉語》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註》國功曰功,民功曰庸。《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安有功者。

《地官·大司徒》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爾雅·釋詁》勞也。《疏》謂勞苦。

《釋訓》庸庸,勞也。《疏》有功庸者皆勞也。《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庸。《箋》庸,勞也。

《廣韻》和也。《禮·中庸疏》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

《集韻》愚也。《史記·周勃傳》才能不過凡庸。

豈也。《左傳·莊十四年》庸非貳乎。《前漢·文帝紀賜尉佗書》雖王之國,庸獨利乎。

租庸賦法。《唐書·食貨志》用民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爲絹三尺,謂之庸。

水庸。《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註》水庸,溝也。《疏》坊者所以畜水,亦以鄣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國名。《左傳·文十六年》楚滅庸。《註》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

庸浦,地名。《左傳·襄十三年》戰于庸浦。

姓。《姓譜》庸國子孫,以姓爲氏。《前漢·儒林傳》膠東庸生。

與鄘通。《前漢·地理志》遷邶庸之民於邑,故邶庸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按《毛詩》作鄘。

與墉通。《詩·大雅》因是謝人,以作爾庸。《註》庸,城也。《禮·王制》附于諸侯曰附庸。《註》附庸,小城也。

與傭通。《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於齊。《註》師古曰:謂庸作受顧也。《司馬相如傳》與庸保雜作。《註》師古曰庸即謂賃作者保謂庸之可信任者也。

與鏞通。《詩·商頌》庸鼓有斁。《傳》大鐘曰庸。

叶于方切,音央。《琳·車渠椀賦》廉而不劌,婉而成章。德兼聖哲,行應中庸。

【才】

才【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

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質也,力也。《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傳》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姓。明尙書才寬。

《集韻》通作材。《說文》材,水挺也。从木,才聲。《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與裁通。《戰國策》惟王才之。

與財通。《前漢·揚雄傳》財足以奉宗廟。

《集韻》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爾雅·釋詁疏》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作代切,音再。義同。

叶卽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