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中往事数屈宋

出自:明代·欧必元《赠瞿睿夫》

拼音:[chǔ][zhōng,zhòng][wǎng][shì][shù,shǔ,shuò][qū][sòng]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先生海内文章伯,奔雷驱电争霹雳。
胸次能包震旦图,意气兼吞云梦泽。
权衡万古有低昂,鞭笞四海咸辟易。
高名一日满中州,贞心傲骨凌千秋。
腹中嗜古过玄晏,架上藏书胜邺侯。
挥毫万纸俱立尽,白璧黄金莫与酬。
手持三尺莲花铁,谭笑当年霏玉雪。
大鹏虽已徙南溟,羞向侯门事干谒。
白眼能空世上人,肮脏何堪嚼水蘖。
徒教薄命妒娥眉,道旁豺虎相撑持。
青天乍失白日暗,魑魅纷腾蛟蜮欺。
往欲叩阍阍者怒,长谣空自叹孤儿。
短褐萧萧发覆额,报仇欲作吴宫客。
文章忠孝两无伦,上书乞米长安陌。
酸鼻徒惊俗吏筵,石父沉冤宁与白。
交因东海屠先生,感激情深气大横。
解剑欲将酬刺士,报书聊为讼公卿。
吴狱邹阳初见释,皂帽藤冠入楚行。
楚中往事数屈宋,离骚留与词人诵。
江芷蘼芜荐异香,渔父江潭相伯仲。
潇湘秋月笼轻烟,领取扁舟湘浦弄。
自从著作掩柴扉,众人欲杀怜者稀。
未能东海来求药,暂向西山学采薇。
韬光埋照名宁灭,玉折兰凋事已非。
近日探奇趋百粤,委宛还堪穷禹穴。
闭户研精订杀青,溽暑炎方增病骨。
门下虽多问字俦,座上宁堪容俗客。
嗟余本是泥涂人,壮岁差能悟斲轮。
意气相逢肝胆立,平生不作侯门宾。
藤杖竹冠怀半刺,自述通家两世亲。
小子谬承尊上座,片语因君遂许可。
执辔何当下市门,千秋高谊归虚左。
定交倾盖已忘年,应酬沓遝何为者。
自昔高谈席上珍,道在龙蛇各冇神。
宇宙虽宽双眼在,英雄岂作蓬蒿伦。
顾我从旁觉形秽,么么之言何足陈。

查看原文

注释

【往事】过去的事情。
【事数】1.佛家语。指一切事物的名相。 2.指用以推测人事吉凶的一种术数。
【屈宋】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辞赋家宋玉。屈原作有《离骚》,是骚体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或称是屈原的弟子,也以辞赋著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楚】

楚【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粗上聲。或作䠂。《說文》叢木也。一曰荆。《詩·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註》楚楚,茨棘貌。

《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疏》荆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

《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楚,荆也。扑撻犯禮者。

萇楚,草名。羊桃也。《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楚楚,鮮明貌。《詩·檜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辛楚,痛也,別作憷。《陸機·與弟士衡詩》慷慨含辛楚。

國名。《書·禹貢》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

三楚,地名。《史記·貨殖傳》淮北郡、汝南郡,西楚也。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東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南楚也。

南方曰楚。《後漢·史岑出師頌》朔風變楚。《李善註》朔,北方也,楚,南方也。

姓。《左傳》晉龜卜楚丘,趙襄子家臣楚隆。

《唐韻》《韻會》瘡據切,粗去聲。楚利也。

木名。出歷山。

《類篇》山於切,音疎。《杜甫·送孟十二詩》秋風楚竹冷,夜雪鞏梅春。

叶弭沼切,音杪。《前漢·楚元王傳》太上四子,伯兮早夭。仲氏王代,斿宅是楚。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往】

往【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王上聲。《說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無咎。《書·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玉篇》古往也。《廣韻》往,昔也。《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前漢·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約舉前事曰往往。《史記·五帝紀》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敎固殊焉。

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與楊修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

《集韻》於放切,王去聲。歸嚮也。《史記·孔子世家贊》雖不能至,然心鄕往之。

叶尹竦切,音勇。《東方朔·七諫》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生兮,龍至而錦雲往。

【事】

事【子集上】【亅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叓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

《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

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

《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

《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

叶詩紙切,音始。《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

叶疎語切,書上聲。《韓非子·揚權篇》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叶常御切,音樹。《易林》雖慍不去,復職內事。

【数】

數【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禮命之多少。

《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仕角切,音浞。促也。

《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屈】

屈【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詘。《說文》無㞑也。从㞑出聲。

曲也,請也。

《增韻》鬱也,軋也。《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孟子》威武不能屈。

作絀。《荀子·非相篇》緩急羸絀。《註》猶屈伸也。

通作詘。《史記·晏嬰傳》詘於不知已,而信於知己。

《集韻》《韻會》《正韻》通。

與倔通。倔彊,梗戾貌。《史記·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於此。《師古曰》不柔服也。

《集韻》《韻會》《正韻》。地名。晉公子夷吾所居,出良馬。在今河東縣。《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姓。楚公族屈原,楚大夫屈宜申。

屈侯,複姓。

大屈,弓名。《左傳·昭七年》楚靈王享公於新臺,好以大屈,旣而悔,公反之。

《廣韻》九月切《集韻》《類篇》丘月切,墓銘》不學而剛,有摧必折。毅毅程公,其剛不屈。

與絀通。《禮·玉藻》君命屈狄。《註》狄,翟也。后夫人之服,刻雉爲五采,子男之妻,受王后之命者,刻繒不畫,故曰屈狄。《周禮》作闕翟。

叶居詣切,音計。《曹植·王陵贊》從漢有功,少文任氣。高后封呂,直而不屈。

【宋】

宋【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韻會》蘇統切《集韻》蘇綜切,音送。《說文》居也,从宀从木。《徐曰》木所以成室,以居人也。

國名,微子所封地,卽閼伯之商丘。《左傳·昭十七年》宋,大辰之虛也。

州名,隋置宋爲應天府,今河南歸德府是也。

姓。

相关诗句
么么之言何足陈 顾我从旁觉形秽 英雄岂作蓬蒿伦 宇宙虽宽双眼在 道在龙蛇各冇神 自昔高谈席上珍 应酬沓遝何为者 定交倾盖已忘年 千秋高谊归虚左 执辔何当下市门 片语因君遂许可 小子谬承尊上座 自述通家两世亲 藤杖竹冠怀半刺 平生不作侯门宾 意气相逢肝胆立 壮岁差能悟斲轮 嗟余本是泥涂人 座上宁堪容俗客 门下虽多问字俦 溽暑炎方增病骨 闭户研精订杀青 委宛还堪穷禹穴 近日探奇趋百粤 玉折兰凋事已非 韬光埋照名宁灭 暂向西山学采薇 未能东海来求药 众人欲杀怜者稀 自从著作掩柴扉 领取扁舟湘浦弄 潇湘秋月笼轻烟 渔父江潭相伯仲 江芷蘼芜荐异香 离骚留与词人诵 楚中往事数屈宋 皂帽藤冠入楚行 吴狱邹阳初见释 报书聊为讼公卿 解剑欲将酬刺士 感激情深气大横 交因东海屠先生 石父沉冤宁与白 酸鼻徒惊俗吏筵 上书乞米长安陌 文章忠孝两无伦 报仇欲作吴宫客 短褐萧萧发覆额 长谣空自叹孤儿 往欲叩阍阍者怒 魑魅纷腾蛟蜮欺 青天乍失白日暗 道旁豺虎相撑持 徒教薄命妒娥眉 肮脏何堪嚼水蘖 白眼能空世上人 羞向侯门事干谒 大鹏虽已徙南溟 谭笑当年霏玉雪 手持三尺莲花铁 白璧黄金莫与酬 挥毫万纸俱立尽 架上藏书胜邺侯 腹中嗜古过玄晏 贞心傲骨凌千秋 高名一日满中州 鞭笞四海咸辟易 权衡万古有低昂 意气兼吞云梦泽 胸次能包震旦图 奔雷驱电争霹雳 先生海内文章伯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