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甘寂寞

出自:明代·欧必元《将进酒效鲍明远十首 其五》

拼音:[zì][zhī,zhì][gān][jì][mò]

平仄:仄平平仄仄

对箸不能餐,对酒不能饮。
丈夫生世复几时,安得虚名长泯泯。
低首芸窗事昔贤,报书东阁三年寝。
不能奔走效时人,底事青云虚荐引。
朝游已有方,夕还父母旁。
愿将儿膝下,看妇事糟糠。
自知甘寂寞,何用借辉光。
古今贤圣皆如此,我辈宁能独苦伤。

查看原文

注释

【自知】1.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2.自然知晓。
【寂寞】1.孤单冷清: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 2.清静;寂静:~的原野。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甘】

甘【午集上】【甘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感平聲。《說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韻會》五味之一。《正韻》甜也。《書·洪範》稼穡作甘。《傳》甘味生于百穀。《詩·衞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禮·月令》中央土,其味甘。

言之悅耳。亦曰甘。《左傳·昭十一年》幣重而言甘。

《詩·衞風》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傳》甘,厭也。《疏》謂思之不已,乃厭足於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飮食口,甘遂至于厭足,故云:甘,厭也。

《左傳·莊九年》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註》甘心,言欲快意戮殺之。

《易·臨卦》六三甘臨,无攸利。《註》甘者,佞邪說。媚不正之名也。

《玉篇》樂也。《淮南子·繆稱訓》故人之甘甘非正爲蹠也。《註》人之甘甘,猶樂樂而爲之。

《淮南子·道應訓》大疾則苦而不入,大徐則甘而不固。《註》甘,緩意也。

姓。《書·說命》台小子舊學于甘盤。《註》甘盤,殷賢臣。

甘茂甘羅,秦人。

《抱朴子辯問卷》子韋甘均,占之聖也。

漢複姓有甘莊甘土甘先三氏。

地名。《書·甘誓》大戰于甘。《傳》甘,有扈郊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初,甘昭公有寵於惠后。《註》甘昭公,王子帶也,食邑於甘。

《昭十七年》陸渾子奔楚,其衆奔甘鹿。《註》甘鹿,周地。

山名。《山海經》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

水名。《山海經》鹿蹄之山,甘水出焉。《註》按水經:甘水出南山甘谷。

州名。《五音集韻》元魏西涼州攺甘州。

《前漢·郊祀志》武帝作甘泉宮。

木名。《詩·召南》蔽芾甘棠。《傳》甘棠,杜也。《疏》郭璞曰:今之杜梨。《山海經》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註》甘木卽不死樹。

《正韻》果名,俗作柑。《風土記》甘橘之屬,滋味甘美。

《古今注》甘實形如石榴者,謂之壷甘。

草名。《博雅》陵澤,甘遂也。《又》美丹,甘草也。

《集韻》古暗切,音紺。土之味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甘切,音酣。《書·五子之歌》甘酒嗜音。

熟也。《莊子·徐無鬼》甘寢。○按《正韻》別作戸甘切,胡、戸同母。不宜分列。

【寂】

寂【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寞字。今文作寂。《廣韻》靜也,安也。《易·繫辭》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非有名言。

《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

或作諔漃。

【寞】

寞【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說文》寂寞,無聲也。本作嗼,今文作寞。《前漢·揚雄傳》惟寂寞自投閣。《韓愈文》釣於寂寞之濵。

通作漠。《楚辭·遠遊》野漠其無人。

《宋玉·九辯》欲漠而絕端兮。亦借用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