琲珠匀就

出自:清代·汪东《玉烛新 园中腊梅将花,红梅亦初蓓蕾依。用清真韵》

拼音:[bèi][zhū][yún][jiù]

平仄:仄平平仄

墙根新雪后。
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
故烧绛蜡,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
冲冻去、亲拣高枝,霏香乱沾衣袖。
含章睡近雕檐,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
翠蛾暗斗。
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
江梅早秀。
只赚得、行人回首。
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

查看原文

字义

【琲】

琲【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普乃切,音痱。《說文》珠五百枚也。《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註》琲,贯也。珠十貫爲一琲。張有曰:草木華未旉,琲磊如珠。

《廣韻》《集韻》蒲昧切《韻會》蒲妹切《正韻》步昧切,音佩。

《廣韻》蒲罪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凂切,同。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匀】

勻【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羊倫切《集韻》《韻會》兪倫切,音云。《說文》少也。从勹从二。指事也。一曰均也。《玉篇》齊也。《廣韻》徧也。《杜甫·麗人行》肌理細膩骨肉勻。

《集韻》規倫切,音君。與均同。

【就】

就【寅集上】【尢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鷲。《說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徐曰》尤,異也。尤高人所就之處,語曰:就之如日。會意。《廣韻》成也,迎也。《詩·邶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卽也。《齊語》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增韻》從也。《禮·檀弓》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

帀也。《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註》五采一帀曰就。

能也。《左傳·哀十一年》郊之戰,季孫曰:須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註》雖少年,能用命也。

終也。《郭璞曰》凡事物成就亦終也。

姓。《後漢書》菟賴氏,改爲就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