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绿染、萦墙薜荔

出自:清代·汪东《凤皇台上忆吹箫》

拼音:[màn][lǜ,lù][rǎn][yíng][qiáng][bì][lì]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渐入清和,已过修禊,卷帘犹怯余寒。
漫绿染、萦墙薜荔,叠砌菭钱。
双燕来从紫塞,衔泥共、软语花间。
应知得、觅遍旧痕,随处情关。
谁家数重院落,空閒杀、当年碧槛朱阑。
料未忍、琴书自佔,蹴断尘弦。
屈指春能几日,薰风起、又听初蝉。
归时节,凭寄半幅银笺。

查看原文

注释

【薜荔】又称“木莲”。桑科。常绿灌木。叶有大小,花极小。产于中国中部和南部,也长在日本和印度。果实富含果胶,可做凉粉。茎、叶入药,能祛风除湿,消肿解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漫】

漫【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縵。大水也。一曰水浸淫敗物。《揚子·方言》溼敝爲漫。

水名。《後漢·郡國志》成臯有漫水。

㵎名。《水經注》橐水,出橐山,北流出谷,謂之漫㵎。

漫漫,長遠貌。《左思·吳都賦》廓廣庭之漫漫。

雲色也。《尚書·大傳》卿雲爛兮,禮漫漫兮。

徧也。《公羊傳·宣三年》郊牛死,不言其所食,漫也。《註》徧食牛身。

放也。《前漢·藝文志》漫羨而無所歸心。

汗漫,渺茫貌。《關尹子·九藥篇》勿以汗漫曰道之廣。

澶漫,猶縱逸也。《莊子·馬蹄篇》澶漫爲樂。

川原之形。《張衡·西京賦》澶漫靡迤。

爛漫,分散之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流離爛漫。

《揚子·方言》漢漫,懣也。朝鮮洌水之閒煩懣謂之漢漫。

與墁同。塗也。《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

《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瞞。水大貌。

《博雅》漫漫,平也。

漫漫,路長貌。與曼通。

《集韻》莫晏切,音謾。與慢同。惰也。亦作僈。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魏文帝·寡婦賦》歷夏日兮苦長,涉秋夜兮漫漫。微霜隕兮集庭,燕雀飛兮我前。

叶眼見切,音面。《揚雄·甘泉賦》仰矯首以高視兮,目瞑眴而無見。正瀏濫以弘惝兮,指東西之漫漫。

【绿】

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

《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染】

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琰切,音冉。《說文》以繒彩爲色。从水杂聲。徐鍇引裴光遠云:从水,水者所以染。从木,木者桅茜之屬。从九,九者染之數也。《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

柔貌。《詩·小雅》荏染柔木。

《博雅》染耦,和諧也。

姓。《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豔切,冉去聲。汚也,漬也。《書·胤征》舊染汚俗,咸與維新。《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从九會意。俗从丸,非。○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

【萦】

縈【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於營切《集韻》《韻會》娟營切,。

【墙】

墻【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俗牆字。

【薜】

薜【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蒲計切,音備。《說文》牡贊也。卽薜茘。《屈原·離騷》貫薜茘之落蘂。

博厄切,音檗。《爾雅·釋草》薜,山蘄。《註》當歸也。

薜,山麻。《註》麻生山中者名薜。

必益切,音辟。義同。

弼角切,音雹。《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凡陶旊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註》薜,破裂也。劉昌宗讀雹。

與僻同。《前漢·揚雄傳》陋三神之阨薜。

【荔】

荔【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說文》同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