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殁虽异途

出自:明代·苏葵《恩荣堂为乡同年王秉铨赋》

拼音:[cún][mò][suī][yì][tú]

平仄:平仄平仄平

君家有高堂,扁以恩荣名。
此恩何从来,来自神尧廷。
闾阎父母仁,煦煦禽犊并。
趋庭与和丸,惟兹育宁馨。
王氏严慈贤,子遂能学成。
颙颙栋梁具,奇奇麟凤祯。
登庸列鹓班,补衮怀衷诚。
推恩有常典,锦轴双龙明。
云霞灿纶音,雨露临萱庭。
凤冠照霞帔,白发光辉增。
虽无瑶池伴,膝下儿孙盈。
春风入衰颜,潋滟浮金觥。
灵椿苦不待,焚黄贲幽扃。
峨峨双石羊,草木忻忻荣。
存殁虽异途,九原尚英灵。
恩波到冥录,含笑在朱陵。
向来玉玺书,珍贮常兢兢。
千载斯堂中,烂焕朱亟横。
当昼忽腾雾,入夜恒衡星。
何人百尺楼,屼屼徒峥嵘。
我有寸草心,岂不云怦怦。
天高日遄迈,如君今未能。
濡毫为君赋,不觉中热蒸。
至愿谅不孤,犬马难为情。
共君矢天日,欲图报微生。

查看原文

注释

【存殁】1.生存和死亡。犹言生死。 2.生者和死者。
【异途】1.不同的道路。形容有差别,不一样。 2.非正规的仕途。指非科举出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存】

存【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徂尊切,音蹲。《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易·繫辭》成性存存。《孟子》操則存,舍則亡。《禮·祭義》致愛則存。《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

《說文》恤問也。《禮·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

《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省也。《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

叶昨先切,音前。《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

叶匠鄰切,音秦。《揚雄·解嘲》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說文》从子才聲。俗作存。

【殁】

歿【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同歾。《玉篇》古文沒字。

殟歿,舒緩貌。《傅毅·舞賦》超鳥集,縱弛殟歿。

【虽】

雖【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异】

异【寅集下】【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

《集韻》發歎也。

《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

《廣韻》退也。

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不同也。《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異姓之邦。《禮·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疏》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爲是善,則不非毀之也。又怪也。《釋名》異者,異於常也。《左傳·昭二十六年》據有異焉。《註》異猶怪也。《史記·屈賈傳》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奇也。《周禮·地官·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註》珍異,四時食物。《史記·仲尼弟子傳》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違也。

姓。唐異牟尋歸唐,冊封南詔王,今白水蠻有此姓。

異,翹草名。《爾雅·釋草》連異翹。

無名異藥名,主治金創折傷。

《韻補》叶延知切,音怡。《詩·邶風》洵美且異。叶下貽。

叶弋質切,音逸。《詩·小雅》亦祇以異。《朱註》逸織反。《無名氏樂德歌》所見奇異,叶甘美酒食。(異)

【途】

途【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

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

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