絪缊磅礴无终始

出自:清代·戴亨《正气歌为节妇王母单孺人作》

拼音:[yīn][yùn,yūn,wēn][bàng,páng][bó][wú][zhōng][shǐ]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乾坤有正气,絪缊磅礴无终始
铸人形,载人理。
纲常不立,熙熙攘攘,如此而已。
天地虚生亦虚死。
兹气之所钟,不独在男子。
黄鹄思故雄,柏舟悲天只。
铁骨坚刚火莫镕,玉质晶瑩泥不滓。
死者复生,生者弗耻。
精诚可以变天地,梁山一哭城崩圮。
絅先之妇单孺人,矢心砺节无乃是。
结缡岁甫更,良人命忽倾。
愿随地下袪蝼蚁,不愿局蹐贪馀生。
腹中有子难决绝,大义不合鸿毛轻。
夫死三月儿出腹,一线呱呱延似续。
手作口哺傍穗帏,鬼语吹窗枭夜哭。
抚畜廿四年,辛勤难备述。
儿成母责终,贞魂含笑归幽谷。
事达九重苦节彰,寒泉幽壤褒天章,阴灵皓月同辉光。
君不见木槿花,朝始娇娆暮泥沙。
君不见新杨柳,濯濯春条倏枯朽。
陇畔有乔松,亭亭翠盖无春冬。
涧底有磐石,怒涛崩奔不改色。
人生百年瞬息间,砥节不如此,天地虚生亦虚死。
呜呼不及此女子。

查看原文

注释

【絪缊】1.古代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 2.亦作"絪氲"。形容云烟弥漫﹑气氛浓盛的景象。
【磅礴】1.广大无边貌。 2.气势盛大貌。 3.混同;充满。 4.扩大。 5.箕坐。
【无终】1.没有终止;没有穷极。 2.三国魏田畴志行卓越,隐居无终山。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 3.古代山戎国名。春秋时分布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东,后迁至河北省玉田县西北无终山,因山而得名。
【终始】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 2.引申为有始有终。 3.周而复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絪】

絪【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玉篇》絪縕,元氣也。《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釋文》絪縕,本亦作氤氳。

《前漢·霍光傳》加畫繡絪。《註》如淳曰:絪,亦茵也。

《廣韻》絪縕,麻枲。

【缊】

縕【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說文》緼作縕。詳緼字註。

【磅】

磅【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正韻》普郞切《集韻》《韻會》鋪郞切,音滂。石落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山名。《王子年·拾遺記》扶桑東五萬里,有磅磄山。

磅唐。《馬融·長笛賦》騈田磅唐。《註》磅唐,廣大盤礴也。

磅硠。詳硠字註。

《集韻》披庚切,音烹。義同。

【礴】

礴【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泊。旁礴,混同貌。

廣被也。

充塞也。《莊子·逍遙遊》旁礴萬物。《揚子·太經》昆侖旁礴幽。昆侖,天之氣。旁礴,地之形。幽,人之心也。人心幽微,具天妙用。

槃礴。《莊子·田子方》畫史解衣槃礴。《註》箕坐也。

通薄。《前漢·揚雄傳》旁薄羣生。

通魄。《司馬相如·封禪書》旁魄四塞。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终】

終【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螽。《說文》絿絲也。

《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

《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

《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

《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

《前漢·法志》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

姓。《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終葵氏。《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終黎氏。《前漢·終軍傳》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

《韻補》叶諸仍切。《周易·坤·文言》以終叶成。

《韻補》叶諸良切。《陳琳·迷迭香賦》竭歡慶於夙夜兮,雖幽翳而彌彰。事罔隆而不殺兮,亦無始而不終。

【始】

始【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初也。《易·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毛詩序》是爲四始。《註》風二雅頌也。《前漢·鮑宣傳》日食于三始。《註》元日爲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猶朝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春秋法五始之要。《註》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敎之始。公卽位者,一國之始。

七始,華始,樂名。《孟康曰》七始,天地人四時之始。華始,萬物英華之始。《漢·安世房中歌》七始華始,肅倡和聲。

旬始,星名。《前漢·天文志》旬始,出于北斗傍。《司馬相如·大人賦》垂旬始以爲幓。

山名。《山海經》東始之山多蒼玉。

州名。屬廣漢郡,魏攺始州。宋攺隆慶府爲始州。

式吏切,音試。《毛晃曰》本始之始上聲,易資始,大始之類是也。方始爲之始去聲,禮月令桃始華,蟬始鳴之類是也。幓字原从車从參。或作襂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