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营旌节肃风雷

出自:明代·江源《次尹宣文赠行韵二首 其一》

拼音:[liǔ][yíng][jīng][jié,jiē][sù][fēng,fěng][léi]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梅子成坡我复来,十年怀抱一时开。
舣舟江浒二三日,拍手尊前几百杯。
花径叹谈忘主客,柳营旌节肃风雷
洪都庾岭还相接,从此逢春为寄梅。

查看原文

注释

【柳营】1.汉周亚夫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因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 2.谓柳林。
【旌节】1.古代使者所持之节:途用旌节。 2.指旌与节。唐时赐节度使的仪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肃风】犹高风。
【风雷】狂风和暴雷。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革命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柳】

柳【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丣力九切,留上聲。《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柳谷,日入處。《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侯國名。《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姓。《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营】

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余傾切《韻會》維傾切,音塋。《說文》市居也。从宮,熒省聲。

《玉篇》度也。《廣韻》造也。《詩·大雅》經之營之。《箋》營表其位。

《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營治也。《易·繫辭》四營而成易。《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詩·小雅》營營靑蠅。《傳》營營,往來貌。《釋文》營說文作謍。小聲也。

《禮·禮運》營窟。《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韻會》軍壘曰營。《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註》營,䰟也。一曰衞也。

營室,星名。《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正音征。

《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註》屏營,彷徨也。

《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

《敘傳》營信巫史。《註》鄧展曰營惑也。

《廣韻》州名。舜分靑州爲營州。《爾雅·釋地》齊曰營州。《註》自岱東至海。《疏》博物志云:齊有營丘,豈是名乎。《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縣名。《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註》或曰營丘。

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營漢侯國。在濟南。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鉤營,地名。《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姓。《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漢有京兆營郃。

與熒通。熒惑,星名。亦作營。見熒字註。

《集韻》懸扃切,音熒。辯解也。《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叶于方切,音王。《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旌】

旌【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精。《說文》析羽注旄首,所以進士卒。《爾雅·釋天》註旄首曰旌。《註》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又》旌旂。《疏》旌旂者,凡旗之名雖異,旌旂爲之總稱。《廣雅》天子旌高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釋名》旌,精也。有精光也。《詩·鄘風》孑孑干旌。《周禮·春官·司常》析羽爲旌。《又》斿車載旌。

《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樹旌以表門。

《周禮·地官·掌節》道路用旌節。《註》今使者所擁節是也。

《禮·曲禮》武車綏旌,德車結旌。《註》武車尚威武,故舒散若花。德美在內,故纏旌於竿。

《書·畢命》旌別淑慝。《傳》言當識別頑民之善惡。《疏》旌旗所以表識貴賤,故傳以旌爲識。

《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註》旌,章也。

《周語》故爲車服以旌之。《註》旌,表也。

《後漢·胡廣傳》德以旌賢。《註》旌,明也。

【节】

節【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結切,音接。《說文》竹節也。

操也。《左傳·成十五年》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爲君非吾節也。

止也,檢也,制也。《易·頤象》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疏》節,裁節。

《節卦》節亨。苦節不可貞。《疏》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

《說卦傳》節,止也。《書·康誥》節性惟日其邁。《禮·檀弓》品節斯。《註》制斷也。《爾雅·釋樂》和樂謂之節。《疏》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謂之和樂,樂和則應節。《左傳·莊二十三年》公如齊觀社,曹劌諫曰: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史記·樂書》大禮與天地同節。《正義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貴賤等差異別,是大禮與天地同節。

符節,所以示信。《書·康誥》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註》諸有符節之臣,若爲官行文書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周禮·地官》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凡通達于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無節者,有幾則不達。《註》以王命往來,必有節以爲信。

《秋官》小行人掌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爲之。《禮·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註》隨事緩急,急則二節,故走。緩則一節,故趨也。《左傳·文十二年》秦西乞術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諸執事,以爲瑞節。《註》節,信也。《史記·秦始皇紀》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正義曰》旄節者,編旄爲之,以象竹節。

時節。《左傳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爲啟。立秋、立冬爲閉。用此八節之日登觀臺,書其所見雲物氣色。

人君壽日皆名節,有萬壽節、天中節等名。

地名。《左思·魏都賦》掘鯉之淀,蓋節之淵。《註》蓋節淵在平原鬲縣北。

貫節,藥草名。

樂器,卽拊也,所以節樂。

諡法,好廉自克曰節。

漢宣帝改元地節。《應劭曰》欲令地得其節。

姓。明正德中,守禦指揮僉事節鐸。

官名。《眞風土記》村中人家稍密,有鎭守之官,名曰買節。

《集韻》昨結切,音截。《詩·小雅》節彼南山。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叶子計切。《曹植·王霸贊》壯氣凌雲,挺身奮節。所征必拔,謀顯垂惠。

【肃】

肅【未集中】【聿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上,戰戰兢兢也。《廣韻》恭也,敬也,戒也。《書·太甲》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傳》肅,嚴也。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

《洪範》恭作肅。《疏》貌能恭,則心肅敬也。《禮·玉藻》色容厲肅。《疏》厲,嚴也。肅,威也。

《爾雅·釋言》肅雝,聲也。

縮也。《詩·豳風》九月肅霜。《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禮·月令》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註》謂枝葉縮栗。

《爾雅·釋詁》進也。《詩·大雅》民有肅心,荓云不逮。《箋》肅,進也。《禮·曲禮》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註》肅,進也。進客謂道之。

《左傳·成十六年》爲事之故,敢肅使者。《註》肅手至地,若今撎。《禮·少儀》婦人吉事,雖有君賜肅拜。《註》肅拜,拜低頭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註》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

急也。《禮·禮運》肅而俗敝,則法無常。《疏》肅,駿急也。《淮南子·本經訓》肅而不悖。《註》肅,急也。雖急,不促悖。

《爾雅·釋訓》肅肅,敬也。《又》肅肅,恭也。

《詩·周南》肅肅兔。《朱註》肅肅,整飭貌。

《詩·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肅肅,嚴正之貌。

《詩·召南》肅肅宵征。《傳》肅肅,疾貌。

《詩·唐風》肅肅鴇羽。《傳》肅肅,鴇羽聲。

姓。漢鴈門太守肅祥。

《諡法》剛德克就曰:肅執心決斷曰肅。

國名。《左傳·昭九年》肅愼,燕亳,吾北土也。

《書序》肅愼來賀。《山海經》肅愼之國,在白民北。

州名。《韻會》古月支國地,漢置酒泉郡,後魏以酒泉爲甘州,隨分福祿縣置肅州。

馬名。《左傳·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兩肅爽馬,子常欲之。《註》肅爽,駿馬名。

通作宿。《儀禮·特牲饋食禮》乃宿尸。《註》宿,進也。《禮·祭統》宮宰宿夫人。《註》宿,戒也。

《集韻》所六切,音縮,鳥飛。同䎘。

《字彙補》先妙切,音嘯。敬也。《釋名》簫,肅也,其音肅肅然而淸也。

《韻補》叶音瑟。《陸機詩》羈旅遠遊宦,託身承華側。撫劒遵銅輦,振纓盡祇肅。《韻會》古凡夙音,多讀如息。尚書肅愼氏,史記作息愼。草疏宿菜,幽州人謂之息菜。

【风】

風【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

《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姓。黃帝臣風后。

風胡,見《越絕書》。

《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雷】

雷【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罍。《說文》本作靁。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聲。象回轉形。《易·說卦》震爲雷。《禮·月令》仲春,雷乃發聲。

《禮·曲禮》毋雷同。《註》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左冥而右黔雷。《註》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

《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註》雷鼓,八面鼓也。

《韻會》雷門,會稽城門,有大鼓,聲聞百里。《前漢·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

《南部新書》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

山名。《書·禹貢》壷口雷首。《疏》雷首,在河東蒲坂縣南。

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傳》雷夏,澤名。

漢侯國名。在東海。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外國名。《前漢·西域傳》無雷國王冶盧城。

州名。《韻會》在廣西,其山爲雷所震,水流爲江。唐置雷州。

姓也。《前漢·淮南王安傳》郞中雷被。

音纍。《楚辭·九歌》駕龍輈兮乗雷,載雲旗兮委蛇。《晉語》靑陽。方雷氏之甥也。《註》方雷,西陵氏之姓。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實生靑陽。雷纍同。○按晉語註,雷有纍音,非止叶音也。

《集韻》魯水切,音壘。推石下也。

《集韻》盧對切,音類。本作礧。或作壘礌檑。《埤蒼》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禮·秋官·職金註》槍雷,椎椁之屬。《釋文》劉音誄。沈云:當爲礌,郞對反。《前漢·鼂錯傳·具藺石註》如淳曰:藺石,城上雷石。師古曰:雷,來內反。

《正字通》擊鼓曰雷。《古樂府》官家出遊雷大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