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弟兄皆列上

出自:明代·江源《古长门怨》

拼音:[zǐ][mèi][dì,tì,tuí][xiōng][jiē][liè][shàng,shǎ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昔有佳人公孙氏,婵娟花艳无人及。
□□□绽牡丹□,猩红带露海棠湿。
才可颜容十五馀,枇杷花下闭门居。
低鬟缓视抱明月,风骨自是倾城姝。
一朝选在君王侧,天子非常赏颜色。
黄金作身双飞龙,更有红颜生羽翼。
仙台蛾眉秦镜明,黄金阁上晚妆成。
罗襦宝带为君解,犹自君王说小名。
姊妹弟兄皆列上,百事胜人健如虎。
朝弄琼箫下綵云,催弦急管为君舞。
燕赵美女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横垂宝幄同心结,生死自谓长随君。
何言中路遭弃捐,东飞百劳西飞燕。
苍蝇苍蝇奈尔何,黄金销烁素丝变。
几许幽情欲话难,讵随中妇凤楼寒。
相思相见知何日,抱得秦筝不忍弹。
翻手作云覆作雨,君恩反复谁能数。
二十三春长信宫,谁人不忘此离苦。
夜如何其夜未央,独眠人起合欢床。
泪痕不与君恩断,共滴长门一夜长。
珠帘粉泽无人顾,吊影徘徊独愁暮。
古来万事皆由命,错把黄金买词赋。
奉帚平明金殿开,昭阳歌吹风送来。
须吏宫女传来信,飞燕昭阳侍寝回。
劝君且莫誇头角,自古佳人多命薄。
高山成谷沧海填,木槿朝看暮还落。
世俗宁知伪与真,还同弃妾逐新人。
但看古来盛名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蓬首不梳心历乱,玉枕夜寒鱼信断。
岁暮云矣增离忧,不道流年暗中换。
冬至阳生春又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无因并写春风恨,一寸相思一寸灰。
兰闱琼芳积烟露,草色年年旧宫路。
梨花满地不开门,凤辇不来春又暮。
伤春未已复悲秋,海色西风十二楼。
思牵今夜肠应直,河汉三更看斗牛。
秋去秋来几恩怨,天上人间不想见。
班姬饮恨长信宫,却恨含情掩秋扇。
白日寻思夜梦频,梦来何处更为云。
传闻纨扇恩未歇,万一君王起旧人。
春秋四气更回换,鸳被相思双带缓。
功名宝贵若长在,菖蒲花开月长满。
宛转蛾眉能几时,无盐何用妒西施。
世情都付东流水,为君起唱长相思。
不独凄凉眼前事,近代君臣亦如此。
屈原憔悴滞江潭,萧何下狱淮阴死。
世间反复不易陈,金杯且酌休辞频。
但看古来歌舞地,柏梁铜雀生黄尘。

查看原文

注释

【姊妹】1.姐姐和妹妹。 2.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 3.兄弟姐妹。 4.称妓女。
【弟兄】1.弟弟和哥哥。 2.弟弟。 3.指哥哥。 4.对同辈﹑同伙或对下属表示亲切的称呼。 5.喻不相上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姊】

姊【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同姉。

【妹】

妹【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昧。《說文》女弟也。《詩·大雅》俔天之妹。《衞風》東宮之妹。

同母異父曰外妹。《左傳·成十一年》聲伯嫁其外妹于施孝叔。

《易·說卦》上震下兌,歸妹。《雜卦》歸妹,女之終也。

《集韻》莫貝切,音眛。義同。

地名。《書·酒誥》明大命于妹邦。

國名。《汲冢周書》姑妹珍。《註》姑妹國,後屬越。

【弟】

弟【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惟孝友于兄弟。

與悌通。《廣雅》弟,順也,言順於兄。《禮·曲禮》僚友稱其弟也。

易也。《廣韻》愷悌,一作豈弟。《詩·齊風》齊子豈弟。《傳》豈,樂也。弟,易也。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義同。◎按《集韻》以兄弟、豈弟之弟爲上聲,孝弟之弟爲去聲,據《廣韻》薺、霽二韻,弟俱訓兄弟,霽韻悌訓孝悌,又上聲。宋禮部韻,悌訓愷悌,上去二聲通押。則兄弟、豈弟、孝弟,俱可通用上去二聲也。

【兄】

兄【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許榮切《集韻》《韻會》《正韻》呼榮切,虩平聲。《說文》長也。《通論》口儿爲兄。儿者,人在下,以兄敎其下也。《精薀》从人从口,以弟未有知而誨之。《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爲兄。《玉篇》昆也。《詩·小雅》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管子·心衛篇》善氣迎人,親於弟兄。

《集韻》《韻會》許放切《正韻》虛放切,音貺。《前漢·尹翁歸傳》尹翁歸字子兄。《註》師古曰:兄讀曰況。

《詩·大雅》不殄心憂,倉兄塡兮。《註》倉兄與愴怳同。《又》職兄斯引。《註》兄怳同。

與況同。《漢樊毅華嶽廟》君善必書,兄乃盛德。《註》兄與況同。《管子·大匡篇》召忽語管仲曰:雖得天下,吾不生也。吾不生也,兄與我齊國之政也。

《說文》況貺皆以兄得聲。《白虎通》兄,況也。兄況于父。今江南北猶呼兄爲況。

虛王切,音荒。《詩·魏風》陟彼岡兮,瞻望兄兮。《晉魯褒錢神論》親愛如兄,字曰孔方。《通雅》謂兄爲況,本於荒音。《釋名》兄,荒也。荒,大也。靑徐人稱兄曰荒。

《正字通》方音讀若熏。義同。

【皆】

皆【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

《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列】

列【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

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

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

《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

姓。《廣韻》鄭有列禦。

《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相关诗句
柏梁铜雀生黄尘 但看古来歌舞地 金杯且酌休辞频 世间反复不易陈 萧何下狱淮阴死 屈原憔悴滞江潭 近代君臣亦如此 不独凄凉眼前事 为君起唱长相思 世情都付东流水 无盐何用妒西施 宛转蛾眉能几时 菖蒲花开月长满 功名宝贵若长在 鸳被相思双带缓 春秋四气更回换 万一君王起旧人 传闻纨扇恩未歇 梦来何处更为云 白日寻思夜梦频 却恨含情掩秋扇 班姬饮恨长信宫 天上人间不想见 秋去秋来几恩怨 河汉三更看斗牛 思牵今夜肠应直 海色西风十二楼 伤春未已复悲秋 凤辇不来春又暮 梨花满地不开门 草色年年旧宫路 兰闱琼芳积烟露 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因并写春风恨 百花辇路为苍苔 冬至阳生春又来 不道流年暗中换 岁暮云矣增离忧 玉枕夜寒鱼信断 蓬首不梳心历乱 屈膝铜铺锁阿甄 但看古来盛名下 还同弃妾逐新人 世俗宁知伪与真 木槿朝看暮还落 高山成谷沧海填 自古佳人多命薄 劝君且莫誇头角 飞燕昭阳侍寝回 须吏宫女传来信 昭阳歌吹风送来 奉帚平明金殿开 错把黄金买词赋 古来万事皆由命 吊影徘徊独愁暮 珠帘粉泽无人顾 共滴长门一夜长 泪痕不与君恩断 独眠人起合欢床 夜如何其夜未央 谁人不忘此离苦 二十三春长信宫 君恩反复谁能数 翻手作云覆作雨 抱得秦筝不忍弹 相思相见知何日 讵随中妇凤楼寒 几许幽情欲话难 黄金销烁素丝变 苍蝇苍蝇奈尔何 东飞百劳西飞燕 何言中路遭弃捐 生死自谓长随君 横垂宝幄同心结 三千宠爱在一身 燕赵美女三千人 催弦急管为君舞 朝弄琼箫下綵云 百事胜人健如虎 姊妹弟兄皆列上 犹自君王说小名 罗襦宝带为君解 黄金阁上晚妆成 仙台蛾眉秦镜明 更有红颜生羽翼 黄金作身双飞龙 天子非常赏颜色 一朝选在君王侧 风骨自是倾城姝 低鬟缓视抱明月 枇杷花下闭门居 才可颜容十五馀 猩红带露海棠湿 □□□绽牡丹□ 婵娟花艳无人及 昔有佳人公孙氏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