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子弟尚清谈

出自:明代·黎遂球《南都篇》

拼音:[wū][yī][zǐ][dì,tì,tuí][shàng][qīng][tán]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春泛秦淮水,秋宿莫愁湖。
金陵占王气,玉殿镇南都。
南都自是周丰镐,大江东去如环抱。
山山回首拱神京,树树垂枝临古道。
天阙平悬牛首高,栖霞隐望鸡笼晓。
体势横看列五行,光景从知涵万宝。
更识龙盘气象奇,更誇虎踞石城威。
铁锁波臣朝万里,腰回海若叩丹墀。
春潮蜿蟺蛟龙雨,晴浪云雷燕子矶。
魏文嗟天天所限,诸葛窥吴吴不移。
孙吴自昔持魏蜀,六代繁华聊自足。
岂但秦游良为常,还看晋室风成俗。
夷吾江左起功名,召伯东山品丝竹。
乌衣子弟尚清谈,玉笛郎君弄新曲。
灵和柳丝既可爱,含章梅额尤堪续。
年年梅柳满江春,苦惜前时歌舞人。
景阳楼上钟都歇,华林园内草仍新。
金莲六尺委初月,羊车小队埋芳尘。
何处新亭空有泪,何人种树不沾巾。
李白紫裘应换酒,江总青溪谁买邻。
绣衣亭可问,功德水为真。
雨花长干里,生莲前代僧。
游佚岂长策,江山宁可凭。
皇明定鼎驱□□,居然在德不在险。
渡江龙战本心服,用武长驱如席捲。
方中新卜亦相宅,旬宣教化重分陕。
九十六里天街斜,一十三门星衢转。
尧阶罗列俨神圣,禹服雍容临黻冕。
后湖图籍宝亿兆,东壁文章同万卷。
朱门金阙远相望,参差甲第诸侯王。
虎臣爪目深列出,卫士唇齿怀慨慷。
车书一统正易俗,日月大明咸觐光。
谁信贻孙终放墓,谁知燕子为肯堂。
惊传靖难师方起,汉朝七国宁堪比。
即看赤舄问成王,频愁朝服临东市。
忠臣肝胆剖十族,义士皮囊跃一匕。
贞玟影血配苌弘,苦节题诗羞柳子。
纷纷行遁继奇忠,啧啧先朝能得士。
忠义满朝犹失守,如何可大还可久。
未若三垣正北辰,长此分星望南斗。
迢迢鹅鹳列雄犀,肃肃寝陵屯细柳。
分明阁道朝衣冠,敢道官僚备刍狗。
南官北使斗豪华,看花射酒五侯家。
秋月馨香碎弦索,春灯浓澹堆屏纱。
萤光万点串楼阁,龙涎一顷泛琵琶。
阑干隔水连桥曲,舟骑看山随意过。
吴绫蜀锦称情性,汉鼎周彝来咄嗟。
佳人金钗倩脱藉,词客綵毫挥斗茶。
翡翠珊瑚渡桃叶,莺舌梅魂梦笔花。
独笑扬雄嗜奇字,提椠怀铅来即次。
草堂何用作移文,钟山招隐才微至。
献赋供覆缶,不试徒多艺。
羞同卫玠看,时从郭璞筮。
一饭子胥感,五斗先生醉。
声色太真心,社稷思远志。
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
豳风有咏歌,前王同乐利。
贤亲其不忘,偏安乃非计。

查看原文

注释

【乌衣】1.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 2.指穿黑衣的差役。 3.指乌衣巷。参见"乌衣巷"﹑"乌衣诸郞"。 4.指燕子。
【子弟】1.弟与子、侄等。与“父兄”相对:子弟亦何预人事。 2.年轻的一代。与“父老”相对:江东子弟|纨fd35子弟|子弟兵。 3.弟子;学生:使其子弟为卿。
【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崇尚老庄,空谈玄理: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后泛指不切实务的谈论:二三知己,清谈终日|清谈误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乌】

烏【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污。《說文》孝鳥也。象形。《埤雅》林罕以爲全象鳥形,但不注其目睛。烏體全黑,遠而不分別其睛也。《詩·邶風》莫黑匪烏。《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前漢·眭弘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下集其旁。

《爾雅·釋鳥》燕白脰烏。《註》小爾雅云: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又》鸀山烏。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註》烏謂居,鵲之屬。

《小爾雅》去隂就陽者,謂之陽烏,鴻雁是也。

《韻會》日中有三足烏。

《說文》孔子曰: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註》徐鉉曰:俗作嗚,非是。《埤雅》烏又爲歎詞者,烏見異則噪,故以爲烏霍。烏霍,歎所異也。

《玉篇》語辭也。

《廣韻》安也。《正韻》何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註》徐廣曰:烏,一作惡。

《史記·天官書》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註》索隱曰:蔚然,漢書作哀烏,星之狀貌。《正字通》星經作依烏,後人因謂郞官爲依烏府。

《韻會》黑色曰烏。《史記·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五代史·梁符彥卿傳》太祖賜以所乗愛馬一丈烏。

《前漢·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註》師古曰:烏烏秦聲。關中舊有此曲,亦作嗚。《史記·李斯傳》歌呼嗚嗚。

縣名。烏氏,因水而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烏氏。《註》烏水出西北入河。氏音支。

烏程,烏傷,屬會稽郡。

烏孫,烏桓,皆西域國名。

《廣韻》姓也。齊大夫烏枚鳴。見《左傳》。

赤烏,殿名。《左思·吳都賦》飾赤烏之暐曄。

《集韻》《類篇》於加切,音鴉。《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師古曰:烏,一加反。秅,直加反。

《漢鼓吹曲》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下叶音鰕,者叶音遮。

《集韻》《類篇》於諫切,音晏。《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鄭氏曰:烏秅音鷃拏。師古曰:急言之聲,如鷃拏耳。非正音也。

《韻會》古文借作顧字。見義雲章。亦轉聲也。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弟】

弟【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惟孝友于兄弟。

與悌通。《廣雅》弟,順也,言順於兄。《禮·曲禮》僚友稱其弟也。

易也。《廣韻》愷悌,一作豈弟。《詩·齊風》齊子豈弟。《傳》豈,樂也。弟,易也。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義同。◎按《集韻》以兄弟、豈弟之弟爲上聲,孝弟之弟爲去聲,據《廣韻》薺、霽二韻,弟俱訓兄弟,霽韻悌訓孝悌,又上聲。宋禮部韻,悌訓愷悌,上去二聲通押。則兄弟、豈弟、孝弟,俱可通用上去二聲也。

【尚】

儻【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20画

《唐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湯上聲。倜儻,卓異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俶儻瑰瑋。《前漢·史丹傳》儻蕩不備。《註》豁達也。

《關尹子·一宇篇》心儻儻,物迭迭。《註》儻儻,猶儃儃。

或然之辭。儵忽不可期也。《莊子·天地篇》儻乎若行,而失道也。《繕性篇》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

《莊子·天下篇》時恣縱而不儻。《註》儻,苟也。

《韻會》通作黨。《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揚雄傳》黨鬼神可也。本作儻。俗作倘。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谈】

談【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郯。《說文》語也。《徐曰》談者,和懌而悅言之。《廣韻》談話,言論也。《公羊傳·閔二年》魯人至今以爲美談。《禮·儒行》言談者,仁之文也。《史記·滑稽傳》談言微中。《晉書·阮修傳》王衍當時談宗。

《玉篇》戲調也。《詩·小雅》不敢戲談。

手談。《續博物志》王中郞以圍碁爲坐隱,或亦謂之爲手談。

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談縣屬益州始康郡。

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談州。

姓。《蜀錄》漢有征東將軍談巴。

《正韻》亦作譚。詳譚字註。

《韻會小補》叶徒黃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貴,李尹桑。蕭彭祖,屈宗談。

相关诗句
偏安乃非计 贤亲其不忘 前王同乐利 豳风有咏歌 何忧鉴湖赐 愿戮神州力 社稷思远志 声色太真心 五斗先生醉 一饭子胥感 时从郭璞筮 羞同卫玠看 不试徒多艺 献赋供覆缶 钟山招隐才微至 草堂何用作移文 提椠怀铅来即次 独笑扬雄嗜奇字 莺舌梅魂梦笔花 翡翠珊瑚渡桃叶 词客綵毫挥斗茶 佳人金钗倩脱藉 汉鼎周彝来咄嗟 吴绫蜀锦称情性 舟骑看山随意过 阑干隔水连桥曲 龙涎一顷泛琵琶 萤光万点串楼阁 春灯浓澹堆屏纱 秋月馨香碎弦索 看花射酒五侯家 南官北使斗豪华 敢道官僚备刍狗 分明阁道朝衣冠 肃肃寝陵屯细柳 迢迢鹅鹳列雄犀 长此分星望南斗 未若三垣正北辰 如何可大还可久 忠义满朝犹失守 啧啧先朝能得士 纷纷行遁继奇忠 苦节题诗羞柳子 贞玟影血配苌弘 义士皮囊跃一匕 忠臣肝胆剖十族 频愁朝服临东市 即看赤舄问成王 汉朝七国宁堪比 惊传靖难师方起 谁知燕子为肯堂 谁信贻孙终放墓 日月大明咸觐光 车书一统正易俗 卫士唇齿怀慨慷 虎臣爪目深列出 参差甲第诸侯王 朱门金阙远相望 东壁文章同万卷 后湖图籍宝亿兆 禹服雍容临黻冕 尧阶罗列俨神圣 一十三门星衢转 九十六里天街斜 旬宣教化重分陕 方中新卜亦相宅 用武长驱如席捲 渡江龙战本心服 居然在德不在险 皇明定鼎驱□□ 江山宁可凭 游佚岂长策 生莲前代僧 雨花长干里 功德水为真 绣衣亭可问 江总青溪谁买邻 李白紫裘应换酒 何人种树不沾巾 何处新亭空有泪 羊车小队埋芳尘 金莲六尺委初月 华林园内草仍新 景阳楼上钟都歇 苦惜前时歌舞人 年年梅柳满江春 含章梅额尤堪续 灵和柳丝既可爱 玉笛郎君弄新曲 乌衣子弟尚清谈 召伯东山品丝竹 夷吾江左起功名 还看晋室风成俗 岂但秦游良为常 六代繁华聊自足 孙吴自昔持魏蜀 诸葛窥吴吴不移 魏文嗟天天所限 晴浪云雷燕子矶 春潮蜿蟺蛟龙雨 腰回海若叩丹墀 铁锁波臣朝万里 更誇虎踞石城威 更识龙盘气象奇 光景从知涵万宝 体势横看列五行 栖霞隐望鸡笼晓 天阙平悬牛首高 树树垂枝临古道 山山回首拱神京 大江东去如环抱 南都自是周丰镐 玉殿镇南都 金陵占王气 秋宿莫愁湖 春泛秦淮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