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鼎谈诗剧

出自:明代·谢与思《送朱少白醉后走笔》

拼音:[kuāng][dǐng][tán][shī][jù]

平仄:平仄平平仄

激涧回丹树,孤舟涌白波。
言从东道去,其奈故人何。
匡鼎谈诗剧,扬雄问字过。
明朝江阁思,玉轸怨弦多。

查看原文

注释

【匡鼎】《汉书.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应劭曰:"鼎,方也。"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敬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服﹑应二说是也。贾谊曰"天子春秋鼎盛",其义亦同,而张氏之说盖穿凿矣。假有其书,乃是后人见此传云"匡鼎来",不晓其意,妄作衡书云"鼎白"耳。字以表德,岂人之所自称乎?今有《西京杂记》者,其书浅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说,乃云匡衡小名鼎,盖絶知者之听。"后世多从张晏和《西京杂记》之说,以"匡鼎"为匡衡。
【诗剧】亦称“剧诗”。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欧洲19世纪以前的剧本大多是诗剧。虽具有戏剧的形式,但只供阅读,不适合剧场演出的诗剧。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匡】

匡【子集下】【匚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正韻》曲王切,音劻。《說文》飯器也,筥也。一曰正也。《論語》一匡天下。《前漢·揚雄傳》匡雅頌。

《玉篇》方正也。《爾雅·釋詁》匡,方也。《詩·小雅》旣匡旣敕。

救也。《書·盤庚》不能胥匡以生。《孝經·事君章》匡救其惡。

斜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匡。

《廣韻》輔助也。《前漢·宣帝紀》以匡朕之不逮。

地名。《韻會》留有匡城。

姓。《風俗通》匡,魯邑也。句須爲之宰,其後氏焉。漢有匡衡。

與恇同。恐也。《禮·禮器》年雖大,殺衆不匡懼。

與眶同。目匡也。《史記·淮南王安傳》涕滿匡而橫流。

烏光切,音汪。與尩通。廢疾也。《荀子·正論篇》傴巫跂匡大。跂原字从攴作。

【鼎】

鼎【亥集下】【鼎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正韻》鼎,當也。

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姓。未將鼎澧。

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谈】

談【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郯。《說文》語也。《徐曰》談者,和懌而悅言之。《廣韻》談話,言論也。《公羊傳·閔二年》魯人至今以爲美談。《禮·儒行》言談者,仁之文也。《史記·滑稽傳》談言微中。《晉書·阮修傳》王衍當時談宗。

《玉篇》戲調也。《詩·小雅》不敢戲談。

手談。《續博物志》王中郞以圍碁爲坐隱,或亦謂之爲手談。

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談縣屬益州始康郡。

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談州。

姓。《蜀錄》漢有征東將軍談巴。

《正韻》亦作譚。詳譚字註。

《韻會小補》叶徒黃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貴,李尹桑。蕭彭祖,屈宗談。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剧】

劇【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奇逆切《集韻》《韻會》《正韻》竭㦸切,音屐。《玉篇》甚也。《廣韻》增也,艱也。《王粲·詠史詩》人生各有志,終不爲此移。同知薶身劇,心亦有所施。《註》言三良殉秦穆,皆知死禍甚烈,不得不爲人用也。

戲也。《唐·杜牧·西江懷古詩》魏帝縫囊眞戲劇。

姓。《史記·游俠傳》雒陽有劇孟。

縣名。《集韻》在北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