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畏虎狼喧

出自:明代·释函是《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九十七》

拼音:[níng,nìng,zhù][wèi][hǔ][láng][xuān]

平仄:平仄仄平平

人羡庞公好,全家隐鹿门。
但知山泽美,宁畏虎狼喧
独树难藏影,旋岚不著痕。
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

查看原文

注释

【虎狼】比喻凶狠残暴的人:~之辈ㄧ~之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宁】

宁【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

《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

《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音除。義同。

《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

【畏】

畏【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尉。惡也。《廣韻》畏懼。《增韻》忌也。

心服也。怯也。《易·震卦》雖凶无咎,畏鄰戒也。《書·呂》永畏惟罰。《傳》當長畏懼,惟爲天所罰。

《集韻》於非切,音威。《書·臯陶謨》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傳》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釋文》畏如字。徐音威。○按《古文尚書》威畏同,天威棐忱,今文作畏。《禮·表記》引書:德威惟威。註:讀作畏。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橈。杜子春云畏當作威。威謂弓淵,角之中央與淵相當。鄭謂畏讀如秦師入隈之隈。《釋文》畏,烏回反。

《集韻》鄔賄切,音猥。同嵔。嵔壘,山名。或省。

【虎】

虎【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干祿字書》通作。

【狼】

狼【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說文》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後。从犬,良聲。《埤雅》狼大如狗,靑色,作聲諸竅皆沸,善逐獸。里語曰:狼卜食。狼將遠逐食,必先倒立以卜所向,故獵師遇狼輒喜。狼之所嚮,獸之所在也,其靈智如此。古之烽火用狼糞,取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爾雅·釋獸》狼,牡貛,牝狼。《註》牡名貛,牝名狼,辨狼之種類也。《詩·齊風》竝驅從兩狼兮。《周禮·天官·獸人》冬獻狼。《註》狼膏聚,聚則溫。

狼藉。《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狼戾,猶狼藉也。

《周禮·秋官》條狼氏。《註》條,當爲滌器之滌。狼狼扈道上。《疏》狼狼扈道上者,謂不蠲之物在道,猶今言狼藉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變色,多盜賊。

《律書》西至於狼。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物故曰狼。

《杜篤·論都賦》寥狼邛莋。《註》寥狼,猶擥擾也。

地名。《左傳·文九年》楚子師於狼淵,以伐鄭。《史記·秦本紀》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

白狼縣,屬右北平郡。臯狼縣,屬西河郡。皆見《前漢·地理志》。

《後漢·明帝紀》西南夷白狼動黏諸種,前後慕義貢獻。

草名。《爾雅·釋草》孟狼尾。《註》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姓。《左傳·文二年》狼瞫取戈以斬囚。

《集韻》里黨切。音朗。狼犺,獸名。似猴。

郁狼,漢侯國。《韋昭曰》屬魯。狼音盧黨反。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集韻》《韻會》郞宕切,音浪。博狼,地名。在陽武。《前漢·張良傳》秦皇帝東遊,至博狼沙中《註》師古曰:狼音浪。◎按史記本作浪。

【喧】

喧【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萱。《玉篇》大語也。《集韻》與吅同。或作讙。

與咺同。《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註》師古曰:朝鮮之閒,謂小兒泣不止,名爲喧,音許遠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