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更有梅花船

出自:明代·李昱《徐原父画梅歌》

拼音:[xún][cháng][gēng,gèng][yǒu,yòu][méi][huā][chu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座客且莫諠,听我梅花歌。
古今画者岂不多,俗工柰此幽绝之花何。
花光道人得三昧,标格孤高出尘外。
后来继之复何人,画师敛手看前辈。
汤叔雅杨补之,我尝按谱搜瑰奇。
或如蜂腰绕屈干,或若鹤膝行高枝。
或如蟹眼竞的皪,或若兔耳相参差。
阴阳向背合造化,攒三簇四何葳蕤。
眼看变态不可测,记一忘百空尔为。
寥寥数百年,寂寞江村树。
乾坤尽埃尘,伊谁重毫素。
人间不是无梅花,无人识得梅花趣。
山阴老王腹如蟆,能写千朵万朵之繁葩。
权门挟势求不得,徘徊怅望扼腕生咨嗟。
九里山中草堂窄,手种梅花动成百。
有时疋纸戏作推篷图,老干新捐隘春色。
寻常更有梅花船,系在鉴湖之濆柳姑之庙前。
夜半酒豪诗兴颠,绕湖撑遍十顷玻璃天。
金华徐君亦有梅花屋,终日关门媚幽独。
西湖东阁座上亲,庾岭罗浮眼中熟。
三年落笔始一挥,观者已觉心神飞。
达官名流得真迹,珍藏箧笥生光辉。
有时写墨梅蕊,玄霜点注雪色纸。
三十六宫貌如玉,风流却让昆崙美。
有时作红梅花,鹅溪绡上碎染天台霞。
艳如玉环醉夘酒,炯如姑射餐丹砂。
有时画钓潭影,横枝下浸沧波冷。
老龙屃赑蟠水鳞,夜半熟眠呼不醒。
有时画出墙梢,孚尹玉气春风淆。
佳人日暮翠袖薄,独倚脩竹当林坳。
有时写雪后容,清绝但无比。
玉瘢数点春自生,铁骨一梢僵不死。
有时写风前景,满地还飘零。
粲如鱼鳞嗅不腥,纷纷点破莓苔青。
有时或写烟中骨,彷佛倾城在林樾。
隔帏遥见李夫人,灯下玉容终恍惚。
有时或写月下魂,巫阳招得来黄昏。
缟衣能歌绿衣舞,月落参横何处村。
王君笔底纵横处,意匠分明与神遇。
遂令海内人题诗,碎锦零珠不知数。
忆昔君尝求我吟,一别风雨江湖深。
十馀年来乏佳句,今日为君劳寸心。
许坛高筑临无地,立呼四友来参侍。
前驱陈玄后陶泓,楮生毛颖还同至。
山根水涯开几株,南枝北枝春有无。
搜梅之精擿梅髓,旧怀新赏成须臾。
金华之山鉴湖水,山有奇峰水清泚。
王徐写梅伯仲间,况复清高亦相似。
王也骑龙叩天关,五云之中唤不还。
平生画梅得真诀,置在二十四风花仙之上班。
徐也少年今白首,能事无能出其右。
世人唤作梅花徐,剩有香名吹不朽。
何水部,杜拾遗,老夫赖尔相提携。
寻花索笑往何所,梦中着屐行春泥。
岂不闻凌风之台,郤月之观,岁莫之伤,春愁之乱。
二老乃是诗中豪,其馀作者李与桃。
桃红李白徒烂熳,风韵岂似红梅高。
林逋处士请回驾,暗香疏影非真画。
画本无声诗有声,诗人几许浪得名。
我欲寻君牧羊洞,自取瑶琴作三弄。
复念人间知者希,梅梢月色谁能共。
三弄亦不尽,离思纷如云。
问天乞借骊珠一千颗,置在白玉盘中持赠君。
赠君君莫违,什袭当爱惜。
诗因君画始霶霈,画得吾诗倍辉赫。
朝来隐几已忘言,更向孤根寻太极。
花神有灵应笑我,此翁也有梅花癖。
老翁之癖因作歌,苦被风骚互推激。
湛卢豪曾欧冶重,绿螭紫燕孙阳识。
我歌不求众口誇,我才不倚千夫敌。
但恐为花漏泄春消息,花神上诉天为嗔,六丁下取飞霹雳。

查看原文

注释

【寻常】1.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2.平常:不同寻常|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梅花】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2.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花,故称。 3.指梅花纸帐。 4.《梅花落》的省称。 5.扬州梅花岭的省称。 6.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之一。
【花船】1.指有彩饰的船。 2.旧指载有歌妓招客之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寻】

尋【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亂也。

寸,分理之也。彡聲。《增韻》求也。《前漢·黃霸傳》語次尋繹。《註》抽引而出也。

度名。《周禮·地官·媒氏註》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小爾雅》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孟子》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

仍也,繼也。《左傳·昭元年》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古語》毫末不扎,將尋斧柯。

俄也。《晉羊祜讓開府表》以身誤陛下辱高位,傾覆亦尋而至。

用也。《左傳·僖五年》將尋師焉。《註》尋,用也。

侵尋,猶浸淫也。《前漢·武帝紀》巡郡縣,侵尋太山矣。

借作溫燖。《左傳·哀十二年》吳使人請尋盟。子貢曰:若可尋也,亦可寒也。《註》尋,重也,溫也,前盟巳寒,更溫之使熱。與燖義同。

長也。《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秦晉梁益閒,凡物長謂之尋。

俗謂庸常爲尋常。

姓。晉尋會,唐劉黑闥將尋相。《韻會》毛氏曰:从口。俗从几作。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梅】

梅【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

《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似杏實酢者也。

《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

《爾雅·釋木》朹檕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楊梅,果名。《越郡志》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

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州名,屬廣東。《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爲梅州。

姓。《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集韻》毋罪切,音浼。亦姓也。槑字原从二杲作。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船】

船【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食川切,音膞。《說文》舟也。《世本》共鼓貨狄作船,黃帝臣。《揚子·方言》舟,自關而西謂之船。《釋名》船,循也,循水而行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益爲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註》索隱曰:劉氏云:陳船,地名,在舊關之西,今之朝邑,非也。案京兆有船司空縣,不名陳船。陳船者,陳列船艘,欲渡河也。《左思·蜀都賦》戈船掩乎江湖。

《正字通》皮船,明少保戚繼光濟水法,用生牛馬皮,竹木緣之如箱形,火乾,再用竿繫助之,以浮水。一皮船可乗一人,兩皮船合縫,可乗三人。

《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爲船,誤。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

姓。出《姓苑》。

天船,星名。見《丹元子·步天歌》。

《集韻》余專切,音沿。義同。俗作舡,非。

相关诗句
六丁下取飞霹雳 花神上诉天为嗔 但恐为花漏泄春消息 我才不倚千夫敌 我歌不求众口誇 绿螭紫燕孙阳识 湛卢豪曾欧冶重 苦被风骚互推激 老翁之癖因作歌 此翁也有梅花癖 花神有灵应笑我 更向孤根寻太极 朝来隐几已忘言 画得吾诗倍辉赫 诗因君画始霶霈 什袭当爱惜 赠君君莫违 置在白玉盘中持赠君 问天乞借骊珠一千颗 离思纷如云 三弄亦不尽 梅梢月色谁能共 复念人间知者希 自取瑶琴作三弄 我欲寻君牧羊洞 诗人几许浪得名 画本无声诗有声 暗香疏影非真画 林逋处士请回驾 风韵岂似红梅高 桃红李白徒烂熳 其馀作者李与桃 二老乃是诗中豪 春愁之乱 岁莫之伤 郤月之观 岂不闻凌风之台 梦中着屐行春泥 寻花索笑往何所 老夫赖尔相提携 杜拾遗 何水部 剩有香名吹不朽 世人唤作梅花徐 能事无能出其右 徐也少年今白首 置在二十四风花仙之上班 平生画梅得真诀 五云之中唤不还 王也骑龙叩天关 况复清高亦相似 王徐写梅伯仲间 山有奇峰水清泚 金华之山鉴湖水 旧怀新赏成须臾 搜梅之精擿梅髓 南枝北枝春有无 山根水涯开几株 楮生毛颖还同至 前驱陈玄后陶泓 立呼四友来参侍 许坛高筑临无地 今日为君劳寸心 十馀年来乏佳句 一别风雨江湖深 忆昔君尝求我吟 碎锦零珠不知数 遂令海内人题诗 意匠分明与神遇 王君笔底纵横处 月落参横何处村 缟衣能歌绿衣舞 巫阳招得来黄昏 有时或写月下魂 灯下玉容终恍惚 隔帏遥见李夫人 彷佛倾城在林樾 有时或写烟中骨 纷纷点破莓苔青 粲如鱼鳞嗅不腥 满地还飘零 有时写风前景 铁骨一梢僵不死 玉瘢数点春自生 清绝但无比 有时写雪后容 独倚脩竹当林坳 佳人日暮翠袖薄 孚尹玉气春风淆 有时画出墙梢 夜半熟眠呼不醒 老龙屃赑蟠水鳞 横枝下浸沧波冷 有时画钓潭影 炯如姑射餐丹砂 艳如玉环醉夘酒 鹅溪绡上碎染天台霞 有时作红梅花 风流却让昆崙美 三十六宫貌如玉 玄霜点注雪色纸 有时写墨梅蕊 珍藏箧笥生光辉 达官名流得真迹 观者已觉心神飞 三年落笔始一挥 庾岭罗浮眼中熟 西湖东阁座上亲 终日关门媚幽独 金华徐君亦有梅花屋 绕湖撑遍十顷玻璃天 夜半酒豪诗兴颠 系在鉴湖之濆柳姑之庙前 寻常更有梅花船 老干新捐隘春色 有时疋纸戏作推篷图 手种梅花动成百 九里山中草堂窄 徘徊怅望扼腕生咨嗟 权门挟势求不得 能写千朵万朵之繁葩 山阴老王腹如蟆 无人识得梅花趣 人间不是无梅花 伊谁重毫素 乾坤尽埃尘 寂寞江村树 寥寥数百年 记一忘百空尔为 眼看变态不可测 攒三簇四何葳蕤 阴阳向背合造化 或若兔耳相参差 或如蟹眼竞的皪 或若鹤膝行高枝 或如蜂腰绕屈干 我尝按谱搜瑰奇 汤叔雅杨补之 画师敛手看前辈 后来继之复何人 标格孤高出尘外 花光道人得三昧 俗工柰此幽绝之花何 古今画者岂不多 听我梅花歌 座客且莫諠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