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六十七

出自:明代·李昱《次韵妻兄郑伯武见寄》

拼音:[wǒ][jìn][liù,lù][shí][qī]

平仄:仄仄仄平平

人生如秋蓬,飘飘易为别。
回头忆往事,令我愁欲绝。
伊昔狼狈初,风尘暗南北。
晨昏但奔走,衣带不得结。
载挥贾生泪,遍历太史辙。
西辞吴山青,东望越水白。
是时苗獠盛,跋扈兴妖孽。
我兵气不扬,我马骨已折。
贱子复何为,怀玉聊被褐。
谋生乃尽废,事业安得说。
结庐花溪上,既耰还复辍。
平生性驽钝,屏趾耻干谒。
维时元运移,飞龙奋天阙。
大臣方召辈,议论甚剀切。
苍生免涂炭,枯朽得再活。
晔也非其才,徵书下东浙。
或谈帝王略,从横吐胸臆。
或稽周孔训,轮番侍君侧。
顾惭内空虚,衣冠厕群哲。
成均忝司教,游艺随所适。
风痹忽我婴,形容顿销铄。
为官既无分,上疏乞骸骨。
归来对青山,及此日未夕。
别君二十载,忧喜不同域。
君有子与孙,良田环美宅。
我仍迹羁栖,暖眼惟梨妾。
长子三十馀,读书仅谋食。
三孙未成人,顽懒俱失学。
三女各有归,织衽喜不拙。
君年七十三,我近六十七
枯杨虽生梯,能忘旧佳匹。
载怀外舅氏,冰清俨人物。
生死骨肉离,情怀为之恶。
何由上南斗,握手论纡郁。
愁来夫如何,醉饮酒一石。

查看原文

注释

【十七】十分之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近】

近【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瘽。《玉篇》不遠也。《詩·小雅》會言近止。《易·繫辭》近取諸身。

《廣韻》幾也。言庶幾也。《論語·其庶乎註》庶言近道也。

《韻會》迫也。《易·繫辭》二多譽,四多懼,近也。《註》位偪于君也。

《廣韻》《集韻》《韻會》巨靳切,音覲。《說文》附也。《增韻》親也,近之也。《書·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

《洪範》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韻會》凡遠近之近,上聲。附近之近,去聲。

《集韻》居吏切,音記。已也。辭也。《詩·大雅》往近王舅。《註》辭也。

【六】

六【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陸。《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玉篇》數也。《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國名。《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叶錄直切,音近力。《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七】

七【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姓。明七希賢。

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