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朽蚀遗

出自:明代·唐文凤《木假山为吴维新赋》

拼音:[ài][cǐ][xiǔ][shí][yí]

平仄:仄仄仄平平

歙州跨江左,山水天下奇。
花屏列东壁,黄罗倚西陲。
天都向北峙,城阳肆南驰。
云边簇蚕头,屋外匀蛾眉。
所以林泉士,嗜山如嗜饴。
岚光滴阑楯,翠暧沾檐楣。
如何犹未足,爱此朽蚀遗
一拳势瑟缩,咫尺形嵚?。
被以青菖蒲,浊以寒涟漪。
想无六鳌载,应有群蚁窥。
栋梁不见取,匠斧那能施。
秖被风雨厄,流弃荒江湄。
兹焉遇赏识,可喜亦可悲。
真山自足玩,假山亦奚为。
羡子久成癖,而我昧未知。
意欲架穹窿,入窗影参差。
酒狂喝群山,端拱于庭墀。

查看原文

字义

【爱】

愛【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同㤅。仁之發也。从心旡聲。

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

《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

《諡法》嗇於賜與曰愛。

姓。宋刺史愛申。

叶烏胃切,音穢。《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小篆作㤅。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朽】

朽【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久切,休上聲。木腐也。《詩·周頌》荼蓼朽止。《左傳·襄三十一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與殠同。臭也。《列子·周王篇》饗香以爲朽。《仲尼篇》鼻將塞者,先覺焦朽。

叶喜語切,音許。《陳琳·大荒賦》廓寥寂而無人兮,雖獨存兮何補。追邃古之遐跡兮,惟德音兮爲不朽。

叶許救切,音齅。《李賀·感諷詩》淒涼梔子落,山舋泣淸漏。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齅字原从二鼻,作鼻鼻。

【蚀】

蝕【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乗力切《集韻》《韻會》實職切,音食。《廣韻》敗創也。《玉篇》日月蝕也。《釋名》日月虧曰蝕,稍小侵虧如蟲食草木之葉。《漢書·韋昭註》虧敗曰蝕。《晉書·天文志》十煇,五曰闇,謂日月蝕。或曰脫光也。《春秋》本作食。

《韻會》凡物侵蠹皆曰蝕。

《集韻》六直切,音力。谷名,在杜南。《前漢·高帝紀》從杜南入蝕中。《李奇註》蝕音力。《如淳曰》蝕,入漢中道川谷名。

盧東切,音籠。與豅同。詳豅字註。或作。

【遗】

遺【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夷。《說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遺。《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詩·小雅》棄予如遺。《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正韻》失也。《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集韻》餘也。《禮·樂記》有遺音者矣。《註》有不盡之音。《屈原·離騷》依彭咸之遺則。《註》遺,餘也。

留也。《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字彙補》便旋也。《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註》卽俗言小便也。

《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戰國策》出遺遺之門。《註》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姓。魯費宰南遺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投贈也,餽也。《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玉篇》余恚切《正韻》于位切,。

《集韻》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義同。

《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與隨同。謙以下人也。《詩·小雅》莫肯下遺。《註》遺,音隨。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