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殷晴空

出自:明代·唐文凤《考满舟经十八滩因分各滩名赋诗 其十一 昆仑滩》

拼音:[dà,dài,tài][shēng][yīn,yān,yǐn][qíng][kōng,kòng,kǒ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昆仑在西极,山水皆所祖。
浑浑黄河源,九泉元气吐。
泄此天汉津,狂流万万古。
眷兹衣带水,乱石激其怒。
大声殷晴空,阗阗震雷鼓。
青林饥鸟号,白昼馋蛟舞。
惊湍起旋风,溅沫洒飞雨。
来往具舟航,常哀覆溺苦。
欲填精卫石,欲射夫差弩。
安得黄帽郎,膂力健于虎。
柔橹频咿轧,长篙□撑拄。
脱险一瞬间,安流有神祜。

查看原文

注释

【大声】1.高雅的音乐。 2.声音大﹐高声。 3.大名声。
【晴空】清朗的天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殷】

殷【辰集下】【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於身切《集韻》《韻會》於巾切,音咽。《說文》作樂之盛稱殷。《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

凡盛皆曰殷。《書·洛誥》肇稱殷禮,祀于新邑。

《呂》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爾雅·釋言》殷,中也,正也。《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傳》殷,正也,以正春秋之氣節。鄭曰:殷,中也。春分,陽之中。秋分,隂之中。

《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曰》言甚得地勢之中也。

衆也。《詩·鄭風》殷其盈矣。《周禮·天官》陳其殷,置其輔。

《春官·大宗伯》殷見曰同,殷覜曰視。《傳》《註》俱訓衆。

大也。《禮·曾子問》服除而後殷祭。《疏》殷,大也。大祭謂之殷祭。《莊子·山木篇》翼殷不逝,目大不覩。《註》翼大逝難,目大視希,故不見人。

當也。《史記·天官書》衡殷中州河、濟之閒。《正義曰》衡,北斗衡也。殷,當也。言斗衡當黃河、濟水之閒地。

國號。《史記》契始封商,後盤庚遷都殷墟,改號曰殷。《書傳》殷,亳之別名,在河南。

姓。《史記·殷本紀》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殷氏,北殷氏。

齊人言殷聲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見《禮記註疏》。

《爾雅·釋訓》殷殷,憂也。《詩·邶風》憂心殷殷。《釋文》殷,於巾切,又音隱。

俗謂周致爲殷勤,別作慇。

《集韻》倚謹切《正韻》於謹切,音隱。雷發聲也。《詩·召南》殷其雷,在南山之陽。或从石作磤。

殷殷,盛貌。《史記·蘇秦傳》輷輷殷殷,若有三軍之衆。《揚雄·羽獵賦》殷殷軫軫。

《集韻》《韻會》於靳切。音㒚。《莊子·外物篇》其不殷非天之罪。《註》殷,當也,中也。○按當與中皆去聲讀。

《廣韻》《正韻》烏閑切《集韻》於閑切《韻會》幺閑切,音黫。赤黑色也。《左傳·成二年》左輪朱殷。《杜註》血色久則殷。殷,音近煙。今人以赤黑爲殷色。《杜甫詩》曾閃朱旗北斗殷。《白居易詩》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俱讀黫yān。

【晴】

晴【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無雲也。《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

《韻補》叶慈良切。《張籍·祭韓愈詩》公因同歸還,居處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

《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註》今俗作晴,非。

【空】

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太空,天也。

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