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随荆榛

出自:明代·王弘诲《夏日读百家书有感》

拼音:[yǎn][jiǎn][suí][jīng][zhēn]

平仄:仄仄平平平

朱明缓修旭,薰风净游尘。
萧然澹閒馆,虚白生微春。
鞅掌谢物役,竹素探奇珍。
冥搜七略备,玄览百家陈。
展卷一以玩,触处洞原因。
千圣久湮没,诸子争嶙峋。
微言著简册,浩瀚凌霄垠。
一致而百虑,沧海譬浮津。
旷观宇宙来,经纬难具论。
掩帙且默坐,息念存吾真。
玩物徒丧志,无乃劳精神。
所以鲁中叟,一贯遗陶甄。
森森万象间,心上分经纶。
矧今际熙代,大道炳苍旻。
六经与诸子,日月等参辰。
异趣均亡羊,斯言当书绅。
常恐蒲柳姿,偃蹇随荆榛
勉旃策康庄,他岐息征轮。

查看原文

注释

【偃蹇】1.高耸:瑶台偃蹇。 2.傲慢:坐蒲团,偃蹇不为礼。 3.困顿;窘迫:敝衣履,状殊偃蹇。
【荆榛】1.亦作"荆蓁"。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3.比喻艰危,困难。 4.比喻恶人。 5.芥蒂;不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偃】

偃【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於幰切《集韻》隱幰切,煙上聲。《說文》僵也,仆也。《儀禮·鄕射禮》偃旌興而俟。《淮南子·精神訓》牆之立,不若其偃也。

服也,靡也,臥也。《詩·小雅》或息偃在牀。《書·武成》偃武修文。

偃蹇,困頓失志貌。《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之命。《註》偃蹇,驕傲也。

與堰同,壅水也。《周禮·天官·人註》梁,水偃也,偃水爲關空也。

偃豬,下溼之地。《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正義曰》偃豬,謂偃水爲豬也。

廁也。《莊子·庚桑楚》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焉。《註》偃謂屛厠也。屛厠則以偃溲。

地名。《春秋·僖元年》公敗邾師于偃。

姓。晉偃籍。

《集韻》於殄切,音蝘。義同。

【蹇】

蹇【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音犍。《說文》跛也。《釋名》蹇,跛蹇也,病不能執事役也。《史記·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衞使眇。《前漢·敘傳》駑蹇之乗。《莊子·達生篇》聾盲跛蹇。

《易·蹇卦》蹇,難也,險在前也。《又》王臣蹇蹇。《疏》涉蹇難而往濟蹇,故曰王臣蹇蹇也。

《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命。《註》偃蹇,驕敖。《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註》高貌。《又》何瓊珮之偃蹇兮。《註》衆盛貌。

《九歌》靈偃蹇兮姣服。《註》舞貌。《補註》委曲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蹇產溝瀆。《註》蹇產,屈折也。

《管子·四時篇》毋蹇華絕芋。《註》蹇,拔也。

《屈原·離騷》蹇將憺兮壽宮。《註》蹇,詞也。

《博雅》蹇,擾也。

姓。《左傳·僖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註》秦大夫。《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之臣也。

《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搴上聲。

《集韻》巨偃切,音鍵。義同。

與褰同。《莊子·山木篇》蹇裳躩步。《楚辭·九章》憚蹇裳而濡足。《補註》蹇,讀若褰。

與謇同。《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註》謇謇,忠貞貌。易曰:王臣謇謇。《補註》今《易》作蹇蹇。先儒引經多如此,蓋古今本不同耳。《六書正譌》蹇从足,寒省聲。跛爲正義,借爲蹇難、蹇直字。別作謇,非。

【随】

隨【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

易卦名。

《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

《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

《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

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

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今義陽隨縣。《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隨縣。《註》故厲國也。《韻會》晉置隨郡,齊攺爲州。《正韻》亦作隋。詳前隋字註。

西隨,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西隨縣。

沙隨,地名。《春秋·成十六年》會于沙隨。《註》宋地,梁國寧陵縣北有沙隨亭。

姓。《風俗通》隨侯之後,漢有博士隨何。《史記·匈奴傳》有詔捕太醫令隨但。《前漢·藝文志》隨巢子六篇。《註》墨翟弟子。

《正韻》亦作遺。《詩·小雅》莫肯下遺。《箋》遺,讀曰隨。《疏》隨從於人,先人後己,以相下之義也。

《集韻》古通追。《屈原·離騷》背繩墨以追曲。《註》追,與隨通。

《唐韻正》古音旬禾反。《論語》季隨,季騧。《楊愼曰》大理董難曾見宋人小說,周有八士,命名八人而四韻。季隨、季騧,隨,旬禾反,騧,烏戈反,一韻也。《老子·道德經》音聲相和,先後相隨。《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易林》宮商旣和,聲音相隨。《馬融·廣成頌》魴鱮鱏鯿,鰋鯉鱨魦。樂我純德,騰躍相隨。《顧炎武曰》隨字自素問天元紀大論,知迎知隨,氣可與期,始入之韻。

《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註》索隱曰:隨,他果反。

與橢通。《淮南子·齊俗訓》闚面於盤水則員,於杯則隨,面形不異,其故有所員,有所隨者,所自闚之異也。《呂大臨曰》隨,當讀橢,圜而長也。《正字通》俗作随。

【荆】

荆【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其生成叢而疎爽,故又謂之楚。荆楚之地,因多產此而名也。

州名。《書·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

山名。《後漢·郡國志》南郡臨沮侯有荆山。《註》卞和抱璞之處。

姓。《通志·氏族略》燕有荆軻,望出廣陵。

《韻補》居良切,音姜。《列女傳》屬以州犁,以免咎殃,伯宗遇禍,州犁奔荆。補遺:《正韻》同荊。荊字从幵。

【榛】

榛【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說文》木也。《詩·邶風》山有榛。《大雅》榛楛濟濟。一曰蕪也。《揚雄·反騷》枳棘之榛榛兮。《註》榛榛,梗穢貌。

《說文》栗。《徐曰》今五經皆作榛,榛有臻至之義。

《禮·曲禮》婦人之摰,椇榛脯脩棗栗。《釋文》古本作訓果實。古字分,今通用。

《韻會》或作樼。《左思·蜀都賦》樼栗罅發。《註》榛樼同。

榛筓,婦人喪服。《禮·檀弓》榛以爲筓,長尺而總八寸。

聚木曰榛。《淮南子·原道訓》木處榛巢,水居窟穴。

《集韻》慈鄰切,音秦。鉏臻切,音蓁。將先切,音箋。義同。

叶渠年切,音近䖍。《司馬相如·弔二世賦》汨淢靸以永遊兮,注平臯之廣衍。觀衆樹之蓊薆兮,覽竹林之榛榛。衍平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