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理简孚无再鞠

出自:明代·霍与瑕《鲁四府考绩恩封》

拼音:[sī][lǐ][jiǎn][fú][wú][zài][jū]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阔斧大刀归茂叔,洗冤泽物穷山谷。
从容严毅一府倾,清比金声和比玉。
敷陈圣谕导齐民,真有文翁能化俗。
家家户户称神君,司理简孚无再鞠
士乐校文风水涣,民自不冤雷电章。
化行江汉棠梨下,教在台莱杞李傍。
三载考绩报天子,屏风姓字先曾纪。
清问何以治广州,莫道奇踪偶然尔。
玺书赫奕锡褒封,子为大夫父与同。
命服霞帔光灿烂,椿萱堂上庆何浓。
黄门指日鸣丹凤,白简檠天侍五龙。
明时勋业昭彝鼎,宠锡重申更谁并。
屏幪函夏握天枢,倘忆仙城同酩酊。
我自西山新学老抟眠,不睹光风霁月今三年。
昨夜东溟飓母雷霆斗,赠君谒帝龙成五彩篇。

查看原文

注释

【司理】1.执法;主管狱讼刑罚。 2.官名。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废。明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 3.主持;掌管。 4.管事;董事。
【简孚】犹核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司】

司【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思。《說文》臣司事於外者。《玉篇》主也。《書·大禹謨》兹用不犯于有司。

《高宗肜日》王司敬民。

《周官》欽乃攸司。《禮·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典司五衆。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州名。《晉書·地理志》司州,漢司隸校尉所部。魏氏置司州。

《廣韻》姓也。《左傳》鄭有司臣。

《正字通》司徒,司馬,司空,皆複姓。

《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笥。義同。《前漢·敘傳》民具爾瞻,困于二司。《註》師古曰:司,先字反。《王粲·酒賦》酒正膳夫冢宰是司,虔濯器用,敬滌蘊饎。

與伺通。《前漢·高五王傳》魏勃常早掃齊相舍人門外,舍人怪之,以爲物而司之,得勃。

《灌夫傳》太后亦已使司。

《容齋隨筆》司有入聲。如白居易詩: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一爲州司馬,三見歲重陽。武元衡詩,惟有白鬚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是也。○按司字有平、去二聲。白、武二詩所用,當係去聲讀作入聲者,無據,不可從。

【理】

理【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治玉也。《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

《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

《玉篇》正也。《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註》理,正也。

《玉篇》道也。《廣韻》義理。《易·繫辭》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皇極經世》天下之數出於理,違理則入於術,世人以數而入於術,故失於理也。

性也。《禮·樂記》天理滅矣。《註》理,猶性也。

條理也。《易·繫辭》俯以察於地理。《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

《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禮·中庸》文理密察。《朱註》理,條理也。

《禮·樂記》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註》理,容貌之進止也。

《玉篇》文也。《前漢·周勃傳》縱理入口。《唐書·太宗紀》本心不正,則脈理皆斜。

《增韻》膚肉之閒爲湊理,以其有脈理也。《禮·內則》薄切之,必絕其理。《杜甫詩》肌理細膩骨肉勻。

分也。《禮·樂記》樂者,通倫理者也。《註》理,分也。《釋文》分,扶問反。

賴也。《孟子》大不理於口。

《廣韻》料理。《晉書·桓冲傳》冲謂徽之曰:在府日久,當相料理。

《韻會》治獄官曰理。《禮·月令》孟秋之月,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理,治獄官也。《史記·循吏傳》李離者,晉文公之理也。

媒也。《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使古賢蹇修而爲媒理也。五臣云:令蹇脩爲媒,以通辭理。

姓。《五音集韻》臯陶爲大理,因官氏焉,殷有理徵。

紙名。《博物志》南海以海苔爲紙,其理倒側,故名側理。

《正字通》大理,古滇夷國名。自唐始通中國,歷蒙趙楊段四姓,俱僭稱帝。至元始臣服中國,稱總管,及明而亡,改爲大理府,屬雲南。

與李通。《左傳·昭十三年》行理之命。《註》使人也。《周語》行理以節逆之。賈逵註小行人也。孔晁註亦作李。《前漢·天文志》騎官左角曰理。《史記·天官書》作李。

【简】

䉍【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正字通》俗字。

【孚】

孚【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獄成而孚。

《禮·聘義》孚尹旁達,信也。《馬氏曰》玉之爲物,孚尹於中,而旁達於外,所以爲信。

《集韻》玉采也。

孚甲。《禮·月令·鄭註》其日甲乙,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

中孚,易卦名。

去聲。《集韻》芳遇切,音赴。育也。《揚子·方言》雞伏卵而未孚。或作孵。

叶芳尤切,音浮。《詩·大雅》儀文王,萬邦作孚。叶上臭。臭平聲。○按《集韻》訓玉采,音方尤切。孚亦有浮音,則又非但叶音矣。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再】

再【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鞠】

鞠【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居六切,音掬。《說文》蹋鞠也。《戰國策》六博蹹鞠。《註》《劉向·別錄》:蹙鞠,黃帝作,蓋因娛戲以練武士。《揚子·法言》捖革爲鞠。

《爾雅·釋言》鞠,生也。《揚子·方言》養也。楚韓鄭之閒曰鞠。《詩·小雅》母兮鞠我。《書·盤庚》鞠人謀人之保居。

《爾雅·釋言》鞠,稚也。《書·康王之誥》無遺鞠子羞。《傳》鞠子,稚子。

《玉篇》推也。《廣韻》推窮也。《書·盤庚》爾惟自鞠自苦。《傳》鞠,窮也。《詩·齊風》旣曰告止,曷又鞠止。

《小雅》鞠爲茂草。《註》鞠,窮也。《戰國策》事敗而好鞠之。《註》鞠,窮也。

《爾雅·釋詁》鞠,盈也。《詩·小雅》降此鞠訩。《傳》鞠,盈也。

《玉篇》告也。《詩·小雅》師鞠旅。《傳》鞠,告也。

《韻會》鞠躬也。《儀禮·聘禮》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

姓。《廣韻》出東萊。《戰國策》太傅鞠武。《風俗通》漢尙書令鞠譚。《西京雜記》鞠道龍善爲幻術。

星辰。《大戴禮》鞠則見。鞠者何也,星名也。

與菊通。《禮·月令》鞠有黃華。《釋文》鞠,本作菊。

《廣韻》《集韻》渠竹切《韻會》渠六切,音趜。《廣韻》蹋鞠,以革爲之,今通謂之毬子。《集韻》或作毱。

《廣韻》驅匊切《集韻》《正韻》丘六切,音麴。《廣韻》亦姓也。

《禮·月令》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註》黃桑之服。《釋文》去六切。《周禮·天官·司服》鞠衣。《註》黃桑服也。色如麴塵,象桑葉始生。

《集韻》酒母也。本作字及麥部麴字註。

《集韻》丘弓切,音穹。《左傳·宣十二年》有山鞠窮乎。《註》山鞠窮,所以禦濕。《釋文》鞠,起弓反。《集韻》本作芎二字註。

叶各頟切,音格。《楚辭·九章》鬱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