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泥徒吹喷

出自:明代·倪元璐《叹 其五》

拼音:[rú][ní,nì][tú][chuī][pēn,pèn]

平仄:平平平平平

不似无心蚓,茹泥徒吹喷
离骚经没字,颡叫子能言。
逐闷出牙阖,盗情输耳垣。
曈昽已激热,得致石人论。

查看原文

字义

【茹】

茹【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人諸切,音如。《集韻》《韻會》忍與切,音汝。《正韻》而遇切,音孺。《易·泰卦》拔茅連茹。《王註》根相牽引貌。《程傳》根之相連者。

受也。《詩·大雅》柔亦不茹。

食也。《禮·禮運》茹毛飮血。《孟子》飯糗茹草。《莊子·人閒世》不飮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食菜曰茹。《前漢·董仲舒傳》公儀子相魯,食于舍而茹葵。《主莽傳》不茹園葵。

啜也。《爾雅·釋詁》啜,茹也。

貪也,恣也。《揚子·方言》吳、越之閒凡貪飮食者謂之茹。《郭註》今俗呼能粗食者爲茹。

《說文》茹,飯牛也。《廣韻》飯馬也。

度也。《詩·邶風》不可以茹。《小雅》玁狁匪茹。《周頌》來咨來茹。

柔也。《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註》茹,柔堧也。

臭敗也。《呂氏春秋》以茹魚驅蠅,蠅愈至而不能禁。

《左思·魏都賦》神蘂形茹。《註》物自死曰茹。

菜茹。《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晉書·地理志》環廬種桑、柘、菜茹。

草名。《詩·鄭風》茹藘在阪。《傳》茅蒐也。《爾雅·釋草》茹,藘。《註》今蒨草也。

水名。《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

地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茹縣。

陂名。《魏志·劉馥傳》馥爲揚州刺史,治芍陂及茹陂,以漑稻田。

姓。《晉書·五行志》茹千秋爲驃騎咨議。《通志·氏族略·茹氏註》蠕蠕入中國爲茹氏。◎按茹字有平、上、去三聲,皆于字義無係,如《易》之連茹,王肅音如。《易韻》讀孺,《詩》之匪茹、來茹,箋音汝,徐音如。《前漢·董仲舒傳》茹字音汝,《王莽傳》茹字又音如。唯茹藘茹字,《詩》箋及《爾雅》疏皆音如。茹毛、茹草、茹葷,茹字皆音人庶切,餘音或平或仄,不可泥也。《正字通》以連茹、不茹、茹毛義列于如音,以來茹、形茹等茹列于孺音,非是。

【泥】

泥【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正韻》年題切,音䛏。水名。《說文》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

潏水之別名。《長安志》潏水,今名泥水。

江州洣水又謂之泥水。《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泥水。

水和土也。《書·禹貢》厥土惟塗泥。

汚也。《易·井卦》井泥不食。

丘名。《爾雅·釋丘》水潦所止曰泥丘。

泥中,衞邑也。《詩·邶風》胡爲乎泥中。

泥陽,縣名。《史記·酈商傳》蘇駔軍於泥陽。《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泥陽縣,王莽更曰泥隂。

弱也。《爾雅·釋獸》威夷長脊而泥。

蟲名,出東海,得水則活,失水則如泥。《杜甫詩》先拚一飮醉如泥。

紫泥,以封璽書者。《西京雜記》中書以武都紫泥爲璽室,加綠綈其上。

靑泥,水名。《長安志》藍田縣南有靑泥水,魏置靑泥軍。

坊名。《杜甫詩》飯煮靑泥坊底芹。

蜀人謂糊窻曰泥窻。《花蘂夫人宮詞》紅錦泥窻遶四廊。

渤泥,佛泥,俱國名。《諸蕃風俗》佛泥國在廣州東南,宋濂有渤泥入貢記。

《薛俊·日本寄語》星曰付泥,金曰空措泥,銀曰失祿楷泥,船曰浮泥。

姓。漢犍爲功曹泥和。

《廣韻》奴禮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禮切,音禰。泥泥,露濃貌。《詩·小雅》蓼彼蕭斯,零露泥泥。

柔澤貌。《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亦作。

《廣韻》奴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計切,尼去聲。滯也。《論語》致遠恐泥。

《集韻》乃定切,音甯。泥母,地名。

亭名。《左傳註》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讀如甯。

與涅同。《史記·屈原傳》皭然泥而不滓。《註》泥音涅。

【徒】

徒【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

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

《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

《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

《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

《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

《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

《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

弟子曰徒。《論語》非吾徒也。《後漢·鄭康成傳》扶風馬融,門徒四百餘人。

《廣韻》徒隷也。《周禮·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疏》胥有才智爲什長,徒給使役,故一胥十徒。

司徒,官名。《書·舜典》汝作司徒。《周禮·地官·司徒疏》司徒,主衆徒也。

丹徒,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有丹徒縣。《註》卽春秋云朱方也。《地志》秦望氣者言其地有王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鑿京峴山,以敗其勢,因名丹徒。

罪名。《唐書·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蓋奴辱之,量其罪之輕重,有年數而捨。

申徒,登徒,司徒,複姓。《風俗通》申屠氏,隨音改爲申徒氏,夏有申徒狄。《宋玉·好色賦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註》登徒,姓也。《姓譜》舜嘗爲堯司徒,支孫氏焉。

叶唐何切,音駝。《道藏歌》運役自然氣,於是息三徒。一暢萬劫感,慶賀西王那。

【吹】

吹【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炊。《說文》噓也。《玉篇》出氣也。《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詩·小雅》鼔瑟吹笙。

吹噓。《揚子·方言》吹,助也。《註》吹噓,相佐助也。

《集韻》亦作龡。《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竽笙。

同炊。《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炊與吹同。傹當爲僵。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

《廣韻》《集韻》《韻會》。《廣韻》鼔吹也。《禮·月令》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又》季冬,命樂師大合吹而罷。《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古今樂錄》漢樂有鼓吹鐃歌十八曲。

【喷】

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吩。

《廣韻》音歕。義同。《廣韻》本作濆。潠也。

《集韻》芳問切,音忿。吹聲。

方問切,音奮。吒也。《字彙》作噴,附十二畫,非。今攺正。噴从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