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双玉箸

出自:近现代·乔大壮《绝世篇》

拼音:[yīn,yān,yǐn][qín][shuāng][yù][zhù]

平仄:平平平仄仄

绝世谁家子,无言有独哀。
神光波上语,香雾月中来。
禦寇虽将嫁,渊明肯自媒。
殷勤双玉箸,特为晕红腮。

查看原文

注释

【殷勤】殷勤(yīn-) : 1.情意深厚而周到:殷勤服侍。 2.情意深厚: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馀欢。 3.勤勉:弟子亦颇殷勤,何尝懒惰。1.情意深厚。 2.指热情周到。 3.指巴结讨好。 4.衷情﹐心意。 5.借指礼物。 6.关注;急切。 7.频繁﹐反复。 8.恳切丁宁。 9.勤奋。
【双玉】1.一对玉。 2.喻指两个出色的人物。 3.喻指美女的两道泪痕。
【玉箸】见"玉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殷】

殷【辰集下】【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於身切《集韻》《韻會》於巾切,音咽。《說文》作樂之盛稱殷。《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

凡盛皆曰殷。《書·洛誥》肇稱殷禮,祀于新邑。

《呂》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爾雅·釋言》殷,中也,正也。《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傳》殷,正也,以正春秋之氣節。鄭曰:殷,中也。春分,陽之中。秋分,隂之中。

《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曰》言甚得地勢之中也。

衆也。《詩·鄭風》殷其盈矣。《周禮·天官》陳其殷,置其輔。

《春官·大宗伯》殷見曰同,殷覜曰視。《傳》《註》俱訓衆。

大也。《禮·曾子問》服除而後殷祭。《疏》殷,大也。大祭謂之殷祭。《莊子·山木篇》翼殷不逝,目大不覩。《註》翼大逝難,目大視希,故不見人。

當也。《史記·天官書》衡殷中州河、濟之閒。《正義曰》衡,北斗衡也。殷,當也。言斗衡當黃河、濟水之閒地。

國號。《史記》契始封商,後盤庚遷都殷墟,改號曰殷。《書傳》殷,亳之別名,在河南。

姓。《史記·殷本紀》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殷氏,北殷氏。

齊人言殷聲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見《禮記註疏》。

《爾雅·釋訓》殷殷,憂也。《詩·邶風》憂心殷殷。《釋文》殷,於巾切,又音隱。

俗謂周致爲殷勤,別作慇。

《集韻》倚謹切《正韻》於謹切,音隱。雷發聲也。《詩·召南》殷其雷,在南山之陽。或从石作磤。

殷殷,盛貌。《史記·蘇秦傳》輷輷殷殷,若有三軍之衆。《揚雄·羽獵賦》殷殷軫軫。

《集韻》《韻會》於靳切。音㒚。《莊子·外物篇》其不殷非天之罪。《註》殷,當也,中也。○按當與中皆去聲讀。

《廣韻》《正韻》烏閑切《集韻》於閑切《韻會》幺閑切,音黫。赤黑色也。《左傳·成二年》左輪朱殷。《杜註》血色久則殷。殷,音近煙。今人以赤黑爲殷色。《杜甫詩》曾閃朱旗北斗殷。《白居易詩》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俱讀黫yān。

【勤】

勤【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瘽《唐韻》巨斤切《集韻》《正韻》渠中切《韻會》渠斤切,音芹。《說文》勞也。从力,堇聲。《爾雅疏》勤者,勞力也。《書·武成》王季其勤王家。

《詩·豳風》恩斯勤斯。《註》勤,篤厚也。《左傳·僖三年》楚人伐鄭,鄭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齊方勤我,棄德不祥。《註》勤我,言齊恤鄭難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

《揚子·法言》民有三勤。《註》勤,苦也。

《韻補》叶渠焉切,音乾。《鄭曼贈陸雲詩》垂龔之會,匪言不宣。嗟我懷人,斯恩斯勤。

通作廑。《前漢·揚雄傳》其廑至矣。《註》師古曰:古勤字。

《集韻》渠之切,音其。通作期。耄勤,老稱也。

【双】

双【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䉶。《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

《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

《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

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

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疏》舊說云:雙雙之鳥,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隨便而偶,常不離散,故以喩焉。○按公羊傳疏與山海經註異。

《正字通》溫庭筠詩:招客先開四十雙。王弇州註云:雙,五畝也。四十雙,二百畝也。或曰唐書南詔傳:官給田,四雙爲二百畝。

雲南雜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後驅,犂一曰爲一雙。

陶九成輟耕錄,謂一雙爲四畝,佛地以二畝爲一雙,蓋各從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數也。

姓。《正字通》南北朝孝子雙泰貞。

《集韻》朔降切,音淙。偶也。

叶所終反。《謝惠連·七夕詩》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玉】

玉【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

水玉,水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註》水玉,水精也。

美貌也。《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記·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

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

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關名。《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註》玉門關在龍勒界。

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註》五釆玉樹。

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註》女蘿別名。

《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

鳥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觀名。《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又蚌名。《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

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註》公玉,姓。帶,名。《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

愛也,成也。《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註》玉,寶愛之意。《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廣韻》朽玉。

琢玉工。《集韻》或作璛。

姓。《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後漢·光武紀》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註》玉,音肅,京兆人。

《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音粟。西戎國名。亦姓。

《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韻補》叶音域。《漢費鳳》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叶音迂。《洞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

【箸】

箸【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宁。匙箸,飯具。《禮·曲禮》飯黍毋以箸。《史記註》箸卽筯也。

與櫡同。《史記·絳侯世家》景帝召條侯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櫡。《註》櫡,《漢書》作箸,食所用也。《嶺表錄》南海岸邊沙中生沙箸,一名越王竹,相傳越王棄餘算而生,若細荻,高尺餘,春吐苗,箕心茗骨,靑而且勁。南海人愛其色,以爲酒籌。凡欲採者,須輕步向前拔之,聞行聲,遽縮入沙中不可得。

《集韻》陟略切《正韻》直略切,音著。被服也。一曰附也,黏也。《戰國策》智伯曰:兵箸晉陽三年矣。《註》箸,言附其城。

《廣韻》《集韻》同著。《列子·仲尼篇》形物其箸。《註》形物,猶事理也。事理自明,非我之功也。

與宁同,門屛閒也。《周語》大夫日恪位箸以儆其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