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山心铁

出自:清代·陈子升《和恼公》

拼音:[zǐ][wǔ][shān][xīn][tiě]

平仄:仄仄平平仄

卓女眉方敛,何郎粉乍红。
春生清涧曲,家在紫烟丛。
桂魄无非满,桃蹊总是秾。
鱼书新约素,象簟旧韬筒。
闭户看天棘,开窗对水荭。
芳龄推宝凤,短羽拂华虫。
五味调鸡舌,双鬟进鹿茸。
夜依兰烬静,春向柳丝融。
莫指王孙草,聊分少女风。
门楣牵荇菜,殿脚近芙蓉。
虚牝秋传籁,羁雌月作笼。
魂萦因饵茧,意涸为巢蜂。
素绠双瓶挈,朱珰复帐蒙。
春城扶海丱,雾縠借巴賨。
验诀亲飞燕,披图忆有熊。
方诸怀小镜,繁弱惯柔弓。
飙毂驱停隼,星绸靡屈虹。
陪游应馺娑,下拜即崆峒。
莲子抛垂幔,橦花点细封。
里儿贪射鸟,国主识游龙。
子午山心铁,阴阳露掌铜。
超瑕休矫驾,践董实殊踪。
羃历流苏结,团圞织苣烘。
同袍青似草,横佩玉如葱。
鹅管抽湘竹,鹍弦落楚枫。
并肩衔绣褥,反舌唤高墉。
甲观摛文倦,蠡杯把醴浓。
人家箫史玉,姓异霍家冯。
鼎熟淮王药,峰寒白帝桐。
茑萝身久托,凫藻目先从。
蓝帕舒香麝,苍琅振绮栊。
姝颜专小史,卿号叠安丰。
磬折伤秋藿,盘餐惜晚菘。
剑门高蜀弹,梁父侈齐僮。
拭泪窥黄靥,回肠引素总。
幽居防保母,浅立拟昭容。
涉水携交甫,登山代子充。
大兄谭稷下,幼妇读盘中。
锦袭仓庚羽,丝缠叱拨騣。
白团娇建业,绿绮动临邛。
砌净枭壶利,纱明琐语通。
雀飞秦妇恋,骓发陆郎慵。
翠盖轻舟举,金丸大道逢。
绦鹰难忿速,铃犬易怔忡。
碧玉甘颠倒,苕华报吉凶。
珠惊如意袖,花媚细腰宫。
带笑嘲房老,忘机学海翁。
弋绨中隐起,襻带两边缝。
修渚移河鼓,繁霜警曙钟。
蜡光彤管秘,翻讶玉台空。

查看原文

注释

【子午】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3.见"子午谷"。
【山心】1.隐居山中的心情。 2.山中。
【心铁】1.坚硬如铁之心。 2.指心坚似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午】

午【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疑古切,音五。《說文》牾也。五月隂氣午逆陽,冒地而出也。《徐曰》五月陽極隂生。仵者,正衝之也。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淮南子·時則訓》斗五月指午。

《廣韻》交也。《韻會》一縱一橫曰旁午,猶言交橫也。《儀禮·特牲饋食》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註》縱橫割也。《禮·內則》男角女羈。《註》午達曰羈。《疏》度尺而午,令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通達也。《前漢·霍光傳》使者旁午。《註》旁午,分布也。

舛午,違背也。見《前漢·劉向傳》。

《前漢·劉向傳》水旱飢蝝,蠭午起。《註》猶雜沓也。

《段成式詩》良人爲漬木瓜水,遮却紅腮交午痕。

《韻會》馬屬午。晉姓司馬,因攺司馬官爲典午。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铁】

鐵【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銕䥫《唐韻》天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天入聲。《說文》黑金也。《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史記·貨殖傳》邯鄲郭縱以冶鐵成業,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冶鐵富魯人,曹邴氏亦然。《江淹·銅劒讚序》古以銅爲兵,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旣不克給,故以鐵足之。

黃鐵,銅也。《書·呂·其罰百鍰傳》鍰,黃鐵也。《疏》古者金銀銅鐵,總號爲金,此傳言黃鐵,舜典傳言黃金,皆是今之銅也。古人贖罪,悉皆用銅,而傳或稱黃金,或言黃鐵,謂銅爲金爲鐵耳。

《禮·月令》孟冬駕鐵驪。《註》鐵驪,色如鐵。《詩·秦風》駟鐵孔阜。《傳》鐵驪也。《疏》鐵者,言其黑色如鐵。◎按今集註作驖。

地名。《春秋·哀二年》戰于鐵。《註》鐵,衞地,在戚城南。

水名。《山海經》敝鐵之水出焉。

獸名。《神異經》南方有獸,名曰齧鐵,大如水牛,色如漆,食鐵,飮水,其糞可作兵器,其利如鋼。

書名。《前漢·藝文志》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姓。《正字通》宋鐵南仲,明鐵鉉。

《廣韻》複姓。赫連勃勃,攺其支庶爲鐵伐氏,云庶朕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伐人。

《集韻》徒結切,音耊。利鐵也。

相关诗句
翻讶玉台空 蜡光彤管秘 繁霜警曙钟 修渚移河鼓 襻带两边缝 弋绨中隐起 忘机学海翁 带笑嘲房老 花媚细腰宫 珠惊如意袖 苕华报吉凶 碧玉甘颠倒 铃犬易怔忡 绦鹰难忿速 金丸大道逢 翠盖轻舟举 骓发陆郎慵 雀飞秦妇恋 纱明琐语通 砌净枭壶利 绿绮动临邛 白团娇建业 丝缠叱拨騣 锦袭仓庚羽 幼妇读盘中 大兄谭稷下 登山代子充 涉水携交甫 浅立拟昭容 幽居防保母 回肠引素总 拭泪窥黄靥 梁父侈齐僮 剑门高蜀弹 盘餐惜晚菘 磬折伤秋藿 卿号叠安丰 姝颜专小史 苍琅振绮栊 蓝帕舒香麝 凫藻目先从 茑萝身久托 峰寒白帝桐 鼎熟淮王药 姓异霍家冯 人家箫史玉 蠡杯把醴浓 甲观摛文倦 反舌唤高墉 并肩衔绣褥 鹍弦落楚枫 鹅管抽湘竹 横佩玉如葱 同袍青似草 团圞织苣烘 羃历流苏结 践董实殊踪 超瑕休矫驾 阴阳露掌铜 子午山心铁 国主识游龙 里儿贪射鸟 橦花点细封 莲子抛垂幔 下拜即崆峒 陪游应馺娑 星绸靡屈虹 飙毂驱停隼 繁弱惯柔弓 方诸怀小镜 披图忆有熊 验诀亲飞燕 雾縠借巴賨 春城扶海丱 朱珰复帐蒙 素绠双瓶挈 意涸为巢蜂 魂萦因饵茧 羁雌月作笼 虚牝秋传籁 殿脚近芙蓉 门楣牵荇菜 聊分少女风 莫指王孙草 春向柳丝融 夜依兰烬静 双鬟进鹿茸 五味调鸡舌 短羽拂华虫 芳龄推宝凤 开窗对水荭 闭户看天棘 象簟旧韬筒 鱼书新约素 桃蹊总是秾 桂魄无非满 家在紫烟丛 春生清涧曲 何郎粉乍红 卓女眉方敛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