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罔两皆潜藏

出自:明代·张萱《奇石歌》

拼音:[chī][mèi][wǎng][liǎng][jiē][qián][cáng,zàng]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园公磊磈痴且狂,老癖不减牛奇章。
品花轩前白日静,孤云一片来何方。
铿然堕地不肯去,折柱撼轴谁禁当。
呈身差可七尺许,取势便觉千丈强。
既非夜伏熊渠虎,亦非叱起初平羊。
雄猊蹲足瘦犀卧,老凤铩翮乖龙僵。
劈斲凸凹运神斧,罗列洼穴攒蜂房。
破阵将军未解甲,整襟壮士初登床。
廪君不敢投其策,秦皇那得鞭为梁。
鬐鬣鳞甲欲飞动,魑魅罔两皆潜藏
担舁不假五丁力,洗刷似有六凿攘。
苌弘老碧防风骨,是耶非耶庭中央。
园公何以得此宝,再拜稽首犹循墙。
可是孤臣中谗慝,出走恋主空徬徨。
泽畔行吟已骨立,怀沙未及沉沅湘。
盲风怪雨任摧剥,铜觔铁脊何轩昂。
不须剖出忠孝印,谁能持作神仙粮。
鹿豕来游伴山木,尔宾我主相徜徉。
摩挲可以觅佳句,酬对亦足传清觞。
平泉子孙浪付嘱,履道里第徒誇张。
愿尔千秋常五色,补天何必遇娲皇。

查看原文

注释

【魑魅】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 2.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3.指荒凉﹑边远的地区。语本《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罔两】1.亦作"罔阆"。 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精怪。 3.喻凶恶的坏人。 4.影子边缘的淡薄阴影。 5.心神恍惚﹐无所依据。
【潜藏】1.亦作"潜藏"。 2.隐藏。 3.犹隐居。 4.犹蕴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魑】

魑【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摛。《說文》鬼屬。詳魅字註。

【魅】

魅【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明祕切,音媚。《說文》鬽,或作魅。《左傳·文十八年》投諸四裔,以禦螭魅。《註》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爲人害者。

《宣三年》螭魅罔兩。《註》怪物。《史記·五帝紀註》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

【罔】

罔【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說文》网,或从亡。《易·繫辭》結繩而爲罔罟,以佃以漁。《釋文》取獸曰罔,取魚曰罟。○按今文易作網。

羅也。《易·大壯》君子用罔。《註》君子用之,以爲羅已者也。《詩·大雅》天之降罔。《傳》天下羅罔,以取有罪。

《爾雅·釋言》罔,無也。《易·晉卦》貞吉罔孚。《書·湯誓》罔有攸赦。

《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何晏註》誣罔。《朱註》不直也。《前漢·揚雄傳》不可姦罔。《註》誣也。

《楚辭·九歌》罔薛荔兮爲帷。《註》結也。

《楚辭·九章》罔芒芒之無紀。《註》又欲罔然芒芒,與衆同志,則無以立紀綱,垂號諡也。

《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註》罔兩,景外之微隂也。

同魍。《孔叢子》土木之怪夔罔兩。

《集韻》武方切,音亡。汪罔氏,長狄之君。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皆】

皆【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

《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潜】

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字彙》俗潛字。(潛)《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

游也。《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廣韻》《集韻》。義同。一曰伏流。

【藏】

藏【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