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期不谖

出自:明代·张萱《园集谐语》

拼音:[cǐ][yǔ,yù][qī,jī][bù,fǒu][xuān]

平仄:仄仄平仄平

昔人请学圃,见小于孔氏。
吾侪本小人,敢讳小人事。
古贤好园居,往往见书史。
所务岂皆小,亦各乐其志。
嗟予拙已效,于世鲜数比。
既为天所穷,复为时所弃。
我生有奇癖,自信绝人理。
善病恶束缚,习懒厌城市。
有园名赋閒,取义洗牏厕。
晨昏数清暇,宾友时亦至。
俱是素心人,敢告素心义。
相过不在速,频来莫论次。
入门不下拜,列坐惟问齿。
坐定即解襟,勿复事簪履。
主人殊草草,款接颇有致。
炉香既芳馥,瓶花亦明媚。
园蔬时不乏,旨蓄或数器。
有牲即割牲,无牲即蔬食。
幸能了曲檗,浊醪可常继。
兴来酒莫辞,酒尽兴乃已。
献酬忘主宾,呼答惟汝尔。
醉便相枕藉,醒复恣谐戏。
散步互拍肩,叫跳共把臂。
谑浪无不有,但戒涉訾议。
里多广长舌,无胫走千里。
我辈亦谑浪,彼辈辄猜忌。
已往勿絮数,未来勿较计。
形骸既尽捐,冷煖岂宜异。
细微勿芥蒂,披沥穷底里。
勿作今人态,常有古人意。
已称山林交,勿失山林气。
此语期不谖,久要乃可恃。
赋閒园主人,如斯而已矣。

查看原文

注释

【不谖】不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语】

語【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期】

期【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渠之切,音其。《說文》會也。《易·歸妹》歸妹愆期。

《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禮·曲禮》百年曰期頤。《註》期,猶要也。

《書·大禹謨》期于予治。《傳》期,當也,當于治體。

《前漢·路溫舒傳》刻木爲吏,期不對。《註》期,必也。

《莊子·庚桑楚》志乎期費。《註》期,卒也。費,耗也。

《莊子·寓言篇》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註》期,待也。

《玉篇》時也,契約也。《廣韻》信也,限也。

《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註》四道交出。

口吃。《史記·周昌傳》臣期期知其不可。

《集韻》居之切,音姬。朞,亦書作期。《易·繫辭》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左傳·昭二十三年》叔孫旦而立期焉。《註》從旦至莫爲期。《釋文》期,本又作朞。

《韻補》叶渠尤切。《班婕妤·自悼賦》奉供養於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共灑埽於帷幄兮,永終死以爲期。

叶巨椅切。《漢·淳于長夏承皇祖,天挺應期。佐時理物,紹從先軌。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谖】

諼【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暄。《說文》詐也。《廣韻》欺也。《公羊傳·文三年》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爲諼也。《前漢·息夫躬傳》虛造詐諼之策。

《爾雅·釋訓》忘也。《詩·衞風》終不可諼兮。《大學》引《詩》作諠。

草名。《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諼草,合歡,食之令人忘憂者。《釋文》諼,本又作萱。《說文》作藼。或作蕿。亦作諠。《謝惠連·西陵遇風詩》無萱將如何。《註》諠草,忘憂也。萱、喧通。

《廣韻》况晚切《集韻》《韻會》火遠切《正韻》况遠切,暄上聲。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