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欢觏止

出自:唐代·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

拼音:[xiè][hòu][huān][gòu][zhǐ]

平仄:仄仄平仄仄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查看原文

注释

【邂逅】1.不期而遇:一朝邂逅成相识。 2.偶然:事非邂逅。
【觏止】相遇。语出《诗.召南.草虫》:"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毛传:"止,辞也。觏,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邂】

邂【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胡懈切《集韻》《韻會》下懈切《正韻》下戒切,音解。《玉篇》邂逅,不期而會也。詳前逅字註。

《集韻》下買切,音蟹。邂逅,悅貌。

戸佳切,音鞵。義同。

【逅】

逅【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說文》邂逅,相遇也。《增韻》不期而會曰邂逅。《詩·鄭風》邂逅相遇。

《集韻》居切,音遘。義同。

《字彙補》很口切,音厚。《詩·唐風》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隅音偶。

《集韻》下溝切,音侯。邂逅,解悅貌。《字彙補》亦作不固之貌。

【欢】

歡【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呼官切,音讙。《說文》喜樂也。《徐曰》喜動聲氣,故从欠。《禮·檀弓》啜菽飮水盡其歡。

《樂記》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亦作懽。《孝經·孝治章》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作驩。《孟子》驩虞如也。《前漢·王褒傳》驩然交欣。

合歡,漢殿名。《班固·西部賦》後宮則有合歡增成。

樹名。《崔豹·古今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樹之階庭,使人不忿。

竹名。《僧贊寧·筍譜》雙稍竹出九疑山,筍長,獨莖。及生枝葉卽分爲兩梢,謂之合歡竹。

橘名。《廣輿記》荆州江陵有合歡橘。

歡伯,酒也。《焦氏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

《韻補》叶許元切,音暄。《魏韋誕·親蠶頌》同碩慶于生民,發三靈之永歡。苞繁祐于萬國,卷福釐以言旋。《集韻》或作孉。亦作〈女歡〉。

【觏】

覯【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后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音遘。《說文》遇見也。《詩·召南》亦旣覯止。

《豳風》我覯之子。

成也。《左傳·成六年》郇瑖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疏》言其病易成,由水土惡故也。

《正字通》與遘通。長箋同逅。

《集韻》下遘切,音。義同。

《集韻》胡溝切,平聲。亦同逅。邂逅,解說貌。

《集韻》古項切,音講。與顜同。《史記·曹相國世家》顜若畫一。《註》或从見。通作講。

《集韻》訖岳切,講入聲。亦同顜。通作較。

【止】

止【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音芷。《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徐曰》初生根幹也。

《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靜也。《禮·玉藻》口容止。《註》不妄動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爲衰止。

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

《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心之所安爲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

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留也。《論語》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

凡戰而被獲曰止。《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杜註》內諱獲,故言止。

《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容止。《詩·鄘風》人而無止。《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舉止。《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俗謂德行曰行止。《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樂器。《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註》止者,其椎名也。《書·益稷》合止柷敔。《鄭註》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鳥集亦曰止。《詩·小雅》載飛載止。

三止,三禮也。《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註》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語辭。《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與趾同。《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郭註》止,足也。《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師古註》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