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靖烟尘万马齐

出自:清代·玄烨《星出归营》

拼音:[sǎo,sào][jìng][yān][chén][wàn,mò][mǎ][qí,jì,zī,zhāi]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皎皎星河路向西,将归玉帐渡山溪。
羽林扈从皆雄将,扫靖烟尘万马齐

查看原文

注释

【烟尘】1.烟雾与尘埃。常比喻战争时场景:北方烟尘又起,将军辞家出征。 2.指人众热闹的地方:锦里烟尘稠。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扫】

掃【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詩·大雅》洒掃廷內。

鬧掃,髻名。《三夢記》鬧掃,猶盤雅墮馬之類也。唐詩云:還梳鬧掃學宮妝。

《唐韻》《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譟。義同。《論語》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本作埽。

與騷通。別詳土部,馬部。

【靖】

靖【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穽。《說文》立淨也。

一曰細貌。

《玉篇》謀也。《書·盤庚》自作弗靖。《傳》靖,謀也。《詩·小雅》靖共爾位。

《周頌》日靖四方。

《廣韻》思也。《揚子·方言》靖,思也。東齊海岱之閒曰靖。

《廣韻》理也。《詩·小雅》俾予靖之。《傳》靖,治也。《左傳·僖九年》君務靖亂,毋勤于行。

《廣韻》和也。《韻會》安也。《詩·周頌》肆其靖之。《傳》靖,和也。《箋》終能和安之。

《諡法》柔德安衆曰靖,恭己鮮言曰靖,寬樂令終曰靖。

姓。《廣韻》齊靖郭君之後。風俗通云:單靖公之後。

通作淸。《書·微子》自靖人自獻于先王。《釋文》靖,馬本作淸。謂潔也。

《韻會》《正韻》疾正切,穽去聲。義同。

《正韻》足也。

【烟】

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

姓。見《字彙》。

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連遊歡,涉月彌旬,夜。

【尘】

尘【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姓,見《統譜》。

叶直連切,音廛。《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马】

馬【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齐】

齊【亥集下】【齊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亝《唐韻》徂兮切《集韻》《韻會》《正韻》前西切,音臍。《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註》徐鍇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

《玉篇》整也。《正韻》無偏頗也。《荀子·富國篇》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註》齊,整也。

等也。《前漢·食貨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註》如淳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

《正韻》莊也,肅也。《左傳·文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註》齊,肅也。

正也。《詩·小雅》人之齊聖。《註》中正通知之人也。《朱傳》齊,肅也。

《爾雅·釋言》殷齊,中也。《註》釋地曰:岠齊州以南。《疏》齊,中也。中州爲齊州。中州猶言中國也。《列子·黃帝篇》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註》斯,離也。齊,中也。

《廣韻》好也。

辨也。《易·繫辭》小大者存乎卦。《註》齊,猶言辨也。

速也。《爾雅·釋言》疾齊,壯也。《註》謂速也。《史記·五帝紀》幼而徇齊。《註》徇疾,齊速,言聖人幼而疾速。

國名。武王封太公之地,今山東靑州濟南濰縣安樂等處是也。

乾齊,縣名。屬酒泉郡。見《後漢·郡國志》。

姓。《風俗通·氏姓篇序》四氏,於國齊魯宋衞,是也。

放齊,堯臣名。

《諡法》執心克莊曰齊。資輔就共曰齊。

與臍通。《左傳·莊六年》後君噬齊。

《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集韻》齊齊,恭慤貌。《禮·玉藻》廟中齊齊。

《廣韻》在詣切《集韻》《正韻》才詣切,音劑。《禮·內則》凡食齊,視春時。《周禮·天官·醬人註》食有和齊,藥之類也。

酒以度量節作者謂之齊。《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酒,亦作齌。

火齊,珠名。一曰似雲母。重疊而開,色黃赤如金。

《集韻》子計切,音霽。和也。《周禮·天官·食醫》八珍之齊。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禮曲禮》兩手摳衣去齊尺。《註》齊,謂裳下緝也。

莊皆切。與齋同。《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

牋西切,音齏。與齏同。《周禮·天官·醢人五齊註》齊,當爲齏。五齊,昌本析蜃豚拍深蒲也。《疏》齏葅菜肉之通稱。

與躋同。《禮·樂記》地氣上齊。

《廣韻》疾私切,與薺通。《禮·玉藻》趨中采齊。《鄭註》齊,當爲楚薺之薺。《釋文》齊,依註作薺,疾私反。

《正韻》才資切,音疵。引玉藻采齊當讀疵音。

《正韻》齋字,古單作齊。詳齋字註。

《集韻》子淺切,音翦。同剪。《說文》斷也。剪取其齊,故謂齊爲剪。《儀禮·旣夕》馬下齊髦。《註》齊,剪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