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得逭鈇钺

出自:明代·朱浙《叙怀奉送黄君俊正郎谪戍惠州》

拼音:[yǐ][dé,děi,de][huàn][fū][yuè]

平仄:仄平仄平仄

黯黯阴不开,濛濛雨初歇。
居人厌郁蒸,行子怀明发。
问子行何之,谪戍向南越。
王事有程期,山川望迢忽。
亲交顿乖张,骨肉成契阔。
堂上太夫人,颜发白胜雪。
扶杖送出门,回首肠百结。
生世逢休明,登朝俨簪笏。
覆帱荷乾坤,依乘近日月。
非无将顺心,恐或有遗阙。
臣命眇蚍蜉,君恩浩溟渤。
惠州虽云远,风土非殊绝。
从军虽云恶,已得逭鈇钺
高堂虽云暮,为滂诚所悦。
况有膝下孙,晨夕供甘滑。
行行重行行,庶往无饥渴。
譬如选丁壮,身隶长征卒。
毕命效驱驰,为国树勋伐。
嗟予尤戆愚,猖狂速天罚。
死弃揣分宜,蒙恩至今活。
犬马恋盖帷,含情深刻骨。
努力事耕耘,穷年不暂出。
当子有远行,思子就一别。
执手临路岐,险夷期一节。

查看原文

注释

【鈇钺】1.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 2.泛指刑戮。 3.指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 4.借指将军幕府。 5.星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逭】

逭【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胡玩切,音換。《說文》逃也。《書·太甲》自作孽,不可逭。

《集韻》古緩切,音舘。《玉篇》迭也,易也,轉也,步也,行也。

【鈇】

鈇【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甫無切《韻會》風無切,音膚。《說文》莝斫刀。从金夫聲。《倉頡篇》斧也。《禮·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列子·說符篇》人有亾鈇者。《註》鈇音夫。

《集韻》匪父切,音甫。《禮·王制·鈇鉞釋文》鈇,方于反。

音斧。

【钺】

鉞【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廣雅》鉞,斧也。《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左傳·昭十五年》鏚鉞秬鬯。《疏》鉞大而斧小。《太公·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釋名》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東井爲水事,其西曲星曰鉞。《說文》本作戉。大斧,鉞車鑾聲,呼會切,引《詩》:鑾聲鉞鉞。《徐鉉曰》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正字通》按徐說迂曲難通。《說文》䋐越狘皆从戉聲,鉞从戉,讀若誨,別訓鑾聲,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从戉無嘒聲,尤非。古作戉。司馬法,从戉。詩書周禮史傳,从鉞。鉞當卽戉之重文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