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正少年

出自:近现代·连横《春日谒延平郡王祠》

拼音:[cóng,zòng][yún][zhèng,zhēng][shǎo,shào][ni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

天地留奇气,风云护彩椽。
梅花春正放,榕叶影多圆。
下马瞻崇宇,骑鲸怅逝川。
英雄偏不偶,忠孝未能全。
浴日生沧澥,从云正少年
恩深蒙赐姓,力小欲回天。
燕蓟胡尘暗,闽瓯战火然。
艰危辞紫陛,痛哭对青毡。
父命虽当报,君仇讵可捐。
麾戈情激烈,焚服涕潺湲。
两岛初经略,三军集后先。
旌旗愁粤岭,斧钺下漳泉。
幕府称多士,王封锡大权。
楼船逾十万,铁骑突三千。
纠纠龙骧镇,萧萧虎卫弦。
登坛宣敌忾,哭庙扫腥膻。
北伐空驱矢,南归或扣舷。
运劳陶侃甓,愤逐祖生鞭。
养锐聊藏豹,当秋待化鹯。
中原嗟板荡,绝海一飞骞。
月落鲲身畔,潮高鹿耳前。
红彝争拜伏,乌鬼舞回旋。
故土归疆域,新皋辟市廛。
修文明校序,偃武励屯田。
桔柣延朝旭,槺榔隐暮烟。
口琴螺女脆,腰鼓蜑儿妍。
始创承天府,欣颁永历钱。
群蛮通贸易,百姓乐安便。
谩说金瓯缺,终期玉玺还。
滇池龙已去,员峤鸟犹填。
正朔存荒服,衣冠守汉筵。
田横能得客,徐福岂求仙。
封鹿秋行猎,闻鸡夜不眠。
宁知风折树,遂至日沈渊。
巴蜀悲诸葛,扶馀失仲坚。
邦基方肇造,国步反迍邅。
有子能绳武,生孙不象贤。
权臣参帏幄,叛将厉矛鋋。
大夏倾谁柱,危巢实可怜。
飙焚澎岛舰,雷逐吼门船。
南国江山改,东都日月悬。
祗今尊节义,尚足起愚孱。
故老谈遗事,宗臣荐豆笾。
表忠原有观,坠泪已无阡。
每觉沧桑换,徒惊岁律迁。
我王真突兀,贱子致诚虔。
未作中兴颂,先修本纪篇。
蜉蝣驱俗论,鸾凤仰高诠。
巨阙摩霄汉,神威震海堧。
大星犹赫赫,长射赤嵌巅。

查看原文

注释

【少年】不几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从】

从【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

《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廣韻》《集韻》》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御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從)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正】

正【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㱏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少】

少【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

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註》副三公者。

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叶書久切,音守。《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正字通》入宥韻。《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相关诗句
长射赤嵌巅 大星犹赫赫 神威震海堧 巨阙摩霄汉 鸾凤仰高诠 蜉蝣驱俗论 先修本纪篇 未作中兴颂 贱子致诚虔 我王真突兀 徒惊岁律迁 每觉沧桑换 坠泪已无阡 表忠原有观 宗臣荐豆笾 故老谈遗事 尚足起愚孱 祗今尊节义 东都日月悬 南国江山改 雷逐吼门船 飙焚澎岛舰 危巢实可怜 大夏倾谁柱 叛将厉矛鋋 权臣参帏幄 生孙不象贤 有子能绳武 国步反迍邅 邦基方肇造 扶馀失仲坚 巴蜀悲诸葛 遂至日沈渊 宁知风折树 闻鸡夜不眠 封鹿秋行猎 徐福岂求仙 田横能得客 衣冠守汉筵 正朔存荒服 员峤鸟犹填 滇池龙已去 终期玉玺还 谩说金瓯缺 百姓乐安便 群蛮通贸易 欣颁永历钱 始创承天府 腰鼓蜑儿妍 口琴螺女脆 槺榔隐暮烟 桔柣延朝旭 偃武励屯田 修文明校序 新皋辟市廛 故土归疆域 乌鬼舞回旋 红彝争拜伏 潮高鹿耳前 月落鲲身畔 绝海一飞骞 中原嗟板荡 当秋待化鹯 养锐聊藏豹 愤逐祖生鞭 运劳陶侃甓 南归或扣舷 北伐空驱矢 哭庙扫腥膻 登坛宣敌忾 萧萧虎卫弦 纠纠龙骧镇 铁骑突三千 楼船逾十万 王封锡大权 幕府称多士 斧钺下漳泉 旌旗愁粤岭 三军集后先 两岛初经略 焚服涕潺湲 麾戈情激烈 君仇讵可捐 父命虽当报 痛哭对青毡 艰危辞紫陛 闽瓯战火然 燕蓟胡尘暗 力小欲回天 恩深蒙赐姓 从云正少年 浴日生沧澥 忠孝未能全 英雄偏不偶 骑鲸怅逝川 下马瞻崇宇 榕叶影多圆 梅花春正放 风云护彩椽 天地留奇气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