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鹭沐音徽

出自:明代·佘翔《赋得春深五凤城送方伯文之京》

拼音:[yuān][lù][mù][yīn][huī]

平仄:平仄仄平平

黄道躔霄汉,青阳逗帝畿。
花明千树锦,日丽九重扉。
葱郁萦丹阙,韶华媚紫薇。
仙桃蒸瑞霭,御柳拂晴晖。
燕入雕梁语,莺从绮阁飞。
六龙争夭矫,五柞竞光辉。
雨湿红将绽,烟浓绿渐肥。
玉绳星欲滴,金掌露初晞。
彤陛摇鸣佩,朝霞映彩衣。
长杨誇浩荡,上苑庆芳菲。
词藻推潘岳,才名重陆机。
天颜瞻咫尺,鹓鹭沐音徽

查看原文

注释

【鹓鹭】1.鹓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 2.比喻有才德者。
【音徽】1.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2.美音;德音。 3.指音容。 4.犹音讯;书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鹓】

鵷【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淵。鵷鶵,鳳屬。《莊子·秋水篇》南方有鳥,其名鵷雛。

一作宛。《司馬相如·子虛賦》宛雛孔鸞。

【鹭】

鷺【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說文》白鷺也。《李時珍曰》水鳥也。林棲水食,羣飛成序,潔白如雪,頂有長毛十數莖,毿毿然如絲,欲取魚,則弭之,名曰絲禽。一名屬玉,一名舂鉏。《爾雅·釋鳥》鷺舂鉏。《註》鷺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今江東人取以爲睫攡,名之曰白鷺縗。禽經曰:鸘飛則霜,鷺飛則露,其名以此。步於淺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鋤之狀,故曰舂鋤。

朱鷺。《爾雅·釋鳥疏》楚威王時,有朱鷺合沓飛翔而來舞。則復有赤者,舊鼓吹朱鷺曲,是也。然則鳥名白鷺,赤者少耳。《晉書·樂志》漢時短簫鐃歌之樂,其曲有朱鷺。

鷺羽,舞者所持以指麾,或坐或伏也。《詩·風》値其鷺羽。

《魯頌》振振鷺。

白鷺,官名。《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謂官,謂之白鷺,取延頸遠望之義。

《集韻》良據切,音慮。《字林》鳥名。

《集韻》龍都切,音盧。水鳥也。

【沐】

沐【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卜切,音木。《說文》濯髮也。《詩·衞風》豈無膏沐。《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疏》沐用潘,浴用湯。

《漢官儀》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

潤澤之意。《後漢·明帝紀》冬無宿雪,春不燠沐。《註》沐,潤澤也。言無暄潤之氣。

治也。《禮·檀弓》夫子助之沐槨。

溟沐,細密之雨也。《揚子·太經》密雨溟沐。

姓。漢有陳郡太守沐寵。

【音】

音【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變乃成音,音和乃成樂,故別爲三名。對文則別,散則可以通。季札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公羊傳曰:十一而稅頌聲作,聲卽音也。下云治世之音,音卽樂也。是聲與音樂各得相通也。

《易·中孚》翰音登于天。《禮·曲禮》雞曰翰音。

姓。見《姓苑》。

《正韻》於禁切。與䕃通。《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杜預註》音,所茠䕃之處。古字借用。○按註借用,是古字聲同,皆相假借,且釋文作於鳴反,不作去聲讀,正韻非。

【徽】

徽【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揮。《說文》衺幅也。

《爾雅·釋詁》善也。《疏》徽者,美善也。《書·舜典》愼徽五典。《詩·小雅》君子有徽猷。

太姒嗣徽音。

《正字通》琴節曰徽。《前漢·揚雄傳》高張急徽。《註》琴徽也,所以表發撫抑之處。《嵆康·琴賦》徽以鍾山之玉。《註》以玉爲徽也。

《說文》三糾繩也。《玉篇》徽,大索也。《易·坎卦》繫用徽纆。《揚雄·解嘲》折脅拉髂,免於徽索。

徽嫿,奔馳貌。《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別騖分奔。

州名。《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爲徽州。

與幑通。幟也。《禮·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改正朔,殊徽號。《註》徽號,旌旗之屬也。《揚雄·羽獵賦》徽車輕武。《註》徽車,有徽幟之車也。

與褘通。《張衡·思賦》揚雜錯之袿徽。《註》爾雅曰:婦人之徽謂之褵。郭璞云:卽今之香纓也。◎按《爾雅·釋器》本作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