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残雪泻

出自:清代·李锴《寒》

拼音:[xiāo][xiāo][cán][xuě][xiè]

平仄:平平平仄仄

夜漏未告终,星芒动昏野。
朔风振冻木,潇潇残雪泻
晶晶大泽冰,的的远村火。
独客久服劳,酸嘶闵予马。
繄予竟何辜,动无尺寸假。
谁为汧澼絖,治我龟坼可。
志定势自移,坦夷见埳轲。

查看原文

注释

【潇潇】1.风雨急骤貌。 2.小雨貌。 3.凄清﹑冷寂貌。 4.头发稀疏貌。 5.清高超俗貌。 6.象声词。
【残雪】尚未化尽的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潇】

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蕭。瀟瀟,風雨暴疾貌。《詩·鄭風》風雨瀟瀟。

水名。《廣輿記》瀟江,在永州府城外,原出九疑山。《水經注》瀟者,水淸深也。《集韻》或作潚。

【残】

殘【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音䏼。《說文》賊也。《詩·小雅》廢爲殘賊。《孟子》賊義者謂之殘。

《釋名》殘,踐也。踐使殘壞也。《書·泰誓》殘害于爾萬姓。

《史記·樊噲傳》殘東垣。《註》謂多所殺傷也。

惡也。《書·泰誓》取彼凶殘。《史記·陳餘傳》爲天下除殘。

放逐也,殺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弑其君,則殘之。《揚子·方言》㨆殺也。晉魏河內之北,謂㨆爲殘。㨆音廩。或洛感反。

食餘也。《杜甫詩》殘杯與冷炙。

煑肉之名。《張協·七命》鷰臛羊殘。

殘缺也。《劉歆·移太常博士書》專已守殘。《註》師古曰:專執已所偏見,苟守殘缺之文。

穿鑿傅會謂之蕞殘。《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爲道。玉屑滿篋,不成爲寶。

惡罵曰殘罵。《揚子·方言》南楚凡人殘罵謂之鉗。

貪暴吏曰殘吏。《後漢·明帝紀》殘吏放手。

五殘,星名。《史記·天官書》五殘星,出正東東方之野,其星狀類辰星。《正義曰》五殘,一名五鋒。《前漢·藝文志》有《五殘雜變星》二十一卷。

與戔通。《易·賁卦》束帛戔戔。《註》引子夏《易》束帛殘殘。

《魏志》辰韓名樂浪人爲阿殘。東方人名我爲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之人也。

膾殘,魚名。《皮日休詩》分明數得膾殘魚。

《高僧傳》明瓚禪師,性懶而食殘,號懶殘。

《韻補》叶財先切,音前。《班彪·北征賦》首身分而不寤兮,猶數功而辭諐。何夫子之妄說兮,孰云地脈而生殘。

《夢溪筆談》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以爲右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从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少也,水之少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類皆以戔爲義。○按殘義本兼大小而言,姑附記於此。

【雪】

雪【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泻】

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寫。《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類篇》一曰鑑形。

《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爲瀉土。

吐瀉也。《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爲瀉。

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