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域栖寂漻

出自:清代·李锴《天城寺》

拼音:[jìng,chēng][yù][qī,xī][jì][liáo,liú]

平仄:平仄平仄平

束发牵世纲,衰谢仍漂摇。
往迷泥涂步,今回尘外镳。
遣此殷忧况,□值芳春朝。
灵区贡隈隩,净域栖寂漻
飞轩面空翠,丹壁摩青霄。
肃肃山翟飞,趯趯鼯鼠跳。
塔铃语真呗,松雪洒惊飙。
万化无端倪,无生自逍遥。
委形诚斯须,挥手谢松乔。

查看原文

注释

【寂漻】1.同"寂寥"。 2.寂静无声。《文选.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刘良注:"寂漻,虚静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悠远长怀,寂漻无声。"颜师古注:"言长流安静。"一说清深也。见《文选》吕向注。 3.高远。 4.闲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净】

凈【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音琤。冷貌。

【域】

域【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㽣䧕音棫。邦也。區域也,界局也。《古氣墳》歸止居域。《詩·商頌》肇域彼四海。《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宇內曰域中。《莊子·秋水篇》汎汎乎若四方之無窮,無所畛域。《淮南子·俶眞訓》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

外國曰絕域。《前漢·武帝紀》詔州郡察吏民,有可爲將相,使絕域者。

墓限曰域。《周禮·春官·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

《集韻》乙六切,音郁。《謝惠連·雪賦》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叶下竹。別作。

【栖】

棲【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解釋《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西本古栖字。《說文》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禽經》陸鳥曰栖,水鳥曰宿,獨鳥曰上,衆鳥曰集。《莊子·至樂篇》養馬者宜栖之深林。或作棲。

凡物止息皆曰栖。《魏書·顯祖記》栖心浩然。《陶潛·穫下潠詩》聊得從君栖。

栖遲,遊息也。《陶潛·與從弟詩》栖遲詎爲拙。

栖栖,猶皇皇也。《論語》何爲是栖栖者與。

《集韻》《韻會》《正韻》思計切。音細。雞所止。(棲)《玉篇》同栖。鳥棲也。

《博雅》棲謂之牀。《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草名。《詩·大雅》如彼棲苴。《傳》水中浮草曰棲苴。

《集韻》《類篇》千西切,音妻。棲棲,簡閱車馬貌。《詩·小雅》六月棲棲,戎車旣飭。

棲屑,往來貌。《後魏·裴安傳》京師遼遠,實憚棲屑。

【寂】

寂【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寞字。今文作寂。《廣韻》靜也,安也。《易·繫辭》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非有名言。

《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

或作諔漃。

【漻】

漻【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說文》淸深也。

寂漻,高遠貌。《前漢·郊祀歌》寂漻上天知厥時。

水名。《水經》漻水,出江夏平春縣。

《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與瀏同。水淸貌。

《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義同。

《集韻》朗鳥切,音了。與洌。或省作漻。

漻澥,小水別名。

《集韻》下巧切,音攪。《博雅》淸也。一曰水中絕。一曰凍也。

郎狄切,音歷。變化貌。《莊子·知北遊》油然漻然。李軌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