醰醰味谏味

出自:清代·陈宝琛《俶玉雨中以诗枉存次韵答之》

拼音:[tán][tán][wèi][jiàn][wèi]

平仄:平平仄仄仄

深杯泛春愁,隔雨至良讯。
陈诗饫二客,自以默相印。
醰醰味谏味,苦涩不禁俊。
循蹊试学步,马驽畏牛骏。
瞠乎上水船,辑濯强之进。
稊米吁望洋,宝唾敢规瑱?早尝市甘脆,老渐厌馀馂。
饴蜜杂堇荁,可口或蒿菣。
始知蔽体服,不必定纁袗。
君诗挟雨快,万斛洗玼吝。
屋山不断泉,风过寒阵阵。
侧想灯影外,石供吐瑩润。
情惰六扇屏,不眠拨炉烬。

查看原文

注释

【醰醰】醇浓;醇厚。
【味谏】橄榄的别名。又称馀甘果,以其初苦而终有甘味得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醰】

醰【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徒紺切,音瞫。《說文》酒味苦也。

《玉篇》酒味不長也。

《集韻》《韻會》徒南切《正韻》徒含切,音覃。《集韻》厚味也。《韻會》甜也。《王褒·洞簫賦》良醰醰而有味。《釋文》醰,徒南切。《註》醰、甜同。長味也。

《正韻》醇也。《左思·魏都賦》宅心醰粹。《釋文》醰,徒南切。《註》美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音禫。義同。

【味】

味【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沸切,音未。《說文》滋味也。《玉篇》五味,金辛木酸水鹹火苦土甘。《禮·王制》五味異和。

《老子·道德經》味無味。《列子·天瑞篇》有味者,有味味者。《後漢·郞顗傳》含味經籍。

五味,藥名。《抱朴子·僊藥篇》移門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本草綱目》作菋。

《集韻》莫拜切,音。飮食之味。

莫珮切,音妹。器光澤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味縣。《註》孟康曰:味音昧。

《釋文》亡曷反,音沫。《禮·檀弓》瓦不成味。《註》味當作沫。沫靧也。○按《集韻》《類篇》引《禮·檀弓》瓦不成味,作莫佩切,而《釋文》則止亡曷反一音,今兩存之。

【谏】

諫【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於君。《白虎通》閒也,因也,更也。是非相閒,革更其行也。《詩·衞風·淇奧序疏》干也。干君之意而告之。《廣雅》正也。《廣韻》諫諍,直言以悟人也。《書·說命》后從諫則聖。《禮·曲禮》爲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隨之。《前漢·賈山傳》工誦箴諫,瞽誦詩諫,公卿比諫,士傳言諫過。《舊唐書·職官志》凡諫有五:一曰諷諫,二曰順諫,三曰規諫,四曰致諫,五曰直諫。

官名。《周禮·地官》有司諫。《註》諫猶正也,以道正人行。《後漢·百官志註》胡廣曰:武帝元狩五年,置諫大夫爲光祿大夫。世祖中興,以爲諫議大夫。

鳥名。《說苑·辨物篇》東方有鳥,名諫珂,文身而朱足,憎鳥而愛狐。

果名。《本草綱目》橄欖,一名諫果,出《農書》。

姓。《風俗通》漢有治書侍史諫忠。

《集韻》居顏切,㵎平聲。《類篇》諍也。

《集韻》郞旰切,音爛。與讕同。

叶古限切,音。《詩·大雅》王欲玉女,是用大諫。叶上反。

叶經切,音見。《卻正·釋譏》譬逌人之有采於市閭,游童之吟詠乎疆畔,庶以增廣福祥,輸力規諫。《註》畔音弁。《俗書證誤》从東,非。諌dǒng,多言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