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渗漉

出自:清代·陈宝琛《玲珑四犯 夏夜听雨从清真体》

拼音:[tīng][shèn][lù]

平仄:平仄仄

十斛明珠,不与换今宵,檐际新溜。
洒竹喧荷,风过欲停还骤。
灯外蓦地倾盆,顿气爽、似聆金奏。
恁梦魂冰簟禁否,堪喜旱田深透。
梦回翻忆宣南旧。
惯残更、徙床惊漏。
九重谢降旋忧潦,容易河开口。
今日满耳鼓鼙,谁暇问、庶徵休咎。
剩秃翁支枕,听渗漉,沈吟久。

查看原文

注释

【渗漉】1.液体向下滴流。 2.比喻恩泽下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听】

听【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齗。《說文》笑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亾是公听然而笑。《楊愼曰》听,古哂字。

《廣韻》口大貌。《集韻》大口謂之听。

《廣韻》牛謹切《集韻》語近切,。亦笑貌。

《集韻》口謹切,音赾。

魚斤切,音㹞。

逆乙切,音聉。義同。

魚其切,音疑。听嗞,口開貌。

魚衣切,音沂。與嗞,媿貌。

《正字通》俗借爲聽字省文。(聽)〔古文〕他定切,音侹。《說文》聆也。《釋名》聽,靜也。靜,然後所聞審也。《書·太甲》聽德惟聰。《儀禮·士昏禮》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

《廣韻》待也。

受也。《左傳·成十一年》鄭伯如晉聽成。《註》聽,猶受也。

從也。《易·艮卦》不拯其隨未退聽也。《疏》聽,從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姑慈婦聽。

斷也。《禮·王制》司寇正法志》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任也。《前漢·景帝紀》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聽之。

之。

《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㕔。《集韻》聆也,聽受也。中庭曰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俗作㕔。毛氏曰:漢晉皆作聽,六朝以來始加厂。

《韻補》叶儻陽切,音堂。《蘇轍·讀道藏詩》昔者惠子死,莊子笑自傷。微言不復知,言之使誰聽。

【渗】

滲【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禁切,音罧。《說文》下漉也。《司馬相如·封禪書》滋液滲漉。

滲漓,流貌。《揚雄·河東賦》澤滲漓而下降。

澤名。《穆天子傳》甲辰獵於滲澤。

《集韻》《韻會》疎簪切,音森。淋滲,毛羽始生貌。《木華·海賦》鶴子淋滲。

《集韻》《類篇》千尋切,音侵。與浸同。浸淫漸漬也。或作滲。

【漉】

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說文》浚也。一曰滲也。《戰國策》漉汁灑地。

《釋文》竭也。《禮·月令》仲春毋漉陂池。

水名。《水經》漉水,出醴陵縣東漉山。《註》水出安成鄕翁陵山。《集韻》與淥盝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