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熟烂妍亦丑

出自:明代·魏学洢《九日同严知章澹如兄弟游茶磨山和周颐和诗叟》

拼音:[ěr][mù][shú,shóu][làn][yán][yì][chǒu]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朅来松陵叩好友,到门恰值九月九。
主人大笑携上船,船头载花腹载酒。
舟子劝上姑苏台,众客首肯我独否。
青山只作名句观,耳目熟烂妍亦丑
但问谁家富脩竹,我船便缆堤上柳。
布帆直指吴山麓,石路荦确争猿猱。
日脚射颊赤汗泚,伛曲不啻肩重负。
诗翁却携乳下儿,七十又五健趋走。
山僧烹茗饷梨栗,柿如火红大如缶。
纸鸣渐觉寒飙生,起览奇迹竟何有。
稻香未老农暂息,罗拜大士集村叟。
奔上绝顶瞰湖光,帽欹花落风生肘。
洞庭缥缈波云沉,彷佛顽沙卧千亩。
梦想晴涛匹练飞,此来未足舒窈纠。
临行爆竹响空谷,青烟一缕千峰吼。
细雨斜侵湿布袍,放船倒出莲花溇。
木兰短楫浪痕轻,随风容与烟波薮。
上方树杪插浮图,金山小寺江心陡。
浓浓岚气醒复醉,远山百簇频回首。
治平前度磨盘山,朱旭炯炯光照牖。
隔林笑指碧㠝岏,共约听歌到初酉。
骤观山石埶颇仄,愁无平壤安杯瓿。
斯须箫管咽流云,参差满地胭脂厚。
吴王台沼旧风流,至今士女皆琅琇。
逦迤妖云十二峰,铿锵艳曲三千部。
当时争看碧油车,画船别驻清溪口。
芦花隐见舞凉风,中有美人垂素手。
缟衫红衬水仙妆,钩帘遥睇偏淹久。
笙歌队里浪相猜,伊人莫是罗家妇。
拂衣独起步山趾,夕阳晼晚清飔䬀。
长春桥影鞭虹霓,老石粼粼水浏浏。
忽然回望听歌处,五色斓斑恣践蹂。
烂如彩帛剪缤纷,乱洒石间杂琼玖。
又如粉塑绝鲜明,寸人豆马棼相耦。
促坐但闻丝竹声,遥瞻奇丽浑莫剖。
应如余昔点中间,黑衣亦作玄云黝。
眼前声色春花秾,纵复病懒亦抖擞。
同来伴侣大叫绝,私喜兹棹良不苟。
暮霭羃羃山欲无,挽衣不行烦劝诱。
馀响铿然落翠微,曷若趁此含清卣。
哗呼跳船船欲崩,急索巨蟹浮大斗。
五柳先生淡如菊,随俗尔尔亦其偶。
强哦古句半已残,蕉叶且复倾瓦甊。
酒甘不厌觞令酷,众人或辞我辄受。
推窗更问曀与晴,皎月若出当坐守。
有客不语只沉思,画船还傍芦花不。
笑尔痴痴一日欢,逝梁久矣犹思笱。
石湖淜湃撼船底,倩此万顷洒尘垢。
乃知佳节游名山,须避佳节参前后。
矍铄老翁诗兴剧,明朝独去登虎阜。

查看原文

注释

【耳目】1.耳朵和眼睛:掩人~(比喻以假象欺骗蒙蔽别人)。 2.指见闻:~所及ㄧ~一新ㄧ~不广。 3.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众多。
【目熟】犹眼熟。看着好像认识。
【熟烂】1.熟透。 2.十分熟习。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耳】

耳【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也。

俗以塗巷語爲信曰耳食。《史記·六國表》此與以耳食何異。《註》耳食,不能知味也。

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記·封禪書》有雉登鼎耳。《後漢·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幘顏短耳長。

《韻會》助語辭。《論語》女得人焉耳乎。《禮·祭統》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

《正韻》語決辭。《史記·高祖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詩·魯頌》六轡耳耳。《傳》耳耳然至盛也。《朱註》耳耳,柔從也。

爵名。《左傳·昭七年》燕人歸燕姬,賂以瑤罋玉櫝斝耳。《註》斝耳,玉爵。《疏》斝,爵名,以玉爲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

姓。《正字通》明洪熙中有耳元明。

人名。老子名李耳。

地名。《前漢·武帝紀》罷儋耳眞番郡。《註》師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眞番,本朝鮮地,皆武帝所置也。《後漢·明帝紀》西南哀牢,儋耳,僬僥諸種,前後貢獻。《註》楊浮異物志曰: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頰皮,連耳匡分爲數枝,狀如雞腸,纍纍下垂至肩。

山名。《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疏》熊耳山,在弘農盧氏縣東,伊水所出。《荆州記》順陽益陽二縣,東北有熊耳山,東西各一峯,如熊耳狀,因以爲名。《齊語》踰大行與辟耳之谿。《註》辟耳,山名。《史記·封禪書》束馬懸車,上耳,山名在河南太陽。

草名。《詩·周南》采采卷耳。《傳》卷耳,苓耳也。廣雅云:枲耳也。《疏》生子如婦人耳中璫,或謂之耳璫,幽州人謂之爵耳。《博雅》耳,馬莧也。

獸名。《博雅》李耳,虎也。

綠耳,周穆王駿馬名,俗作騄駬。魏時西獻千里馬,色白,兩耳黃,名黃耳。《山海經》丹熏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鼠,而兔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註》卽鼯鼠,飛生鳥也。《崔豹·古今注》狗,一名黃耳。

蟲名。《爾雅·釋蟲》螾,或謂之入耳。

曾孫之孫曰耳孫。《前漢·惠帝紀》內外公孫耳孫。《註》應劭曰:耳孫者,孫之孫也。去曾高遠,但耳聞之。

《集韻》《韻會》孫之曾孫也。師古曰:爾雅,仍孫從己而數,是爲八葉。與晉說相同。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

《諸侯王表》孫之子耳孫。《註》耳音仍。

《集韻》仍拯切,仍上聲。關中河東讀耳作此音。

【目】

目【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莫六切,音牧。《說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韓詩外傳》心之符也。《禮·郊特牲》氣之淸明者也。易說卦離爲目。《註》南方之卦,主視。故爲目。《書·舜典》明四目。《註》廣四方之視,以決天下壅蔽。

《博雅》視也。凡注視曰目之。《史記·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

動目以諭也。《前漢·高帝紀》范增數目羽擊沛公。

含怒側視也。《周語》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小爾雅》要也。《周禮·春官》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四曰巫目。《疏》是要目之事。

見也。《公羊傳·桓二年》內大惡諱,此其目言之何遠也。《註》目,見也,斥見其惡也。

稱也。《穀梁傳·隱元年》段,鄭伯弟也。以其目君,知其爲弟也。《註》謂稱鄭伯。

條目。《論語》請問其目。《註》條件也。《前漢·劉向傳》校中祕書,各有條目。

節目。《禮·學記》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方氏曰:節則木理之剛,目則木理之精。

題目。《後漢·許劭傳》曹操微時,常求劭爲己目。《註》命品藻爲題目。《晉書·山濤傳》甄拔人物,各有題目,時稱山公啓事。

凡目。《周禮·天官·小宰》師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公羊傳·僖五年》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後凡也。《春秋·繁露》目者,偏辨其事也。凡者,獨舉其事也。

科目。《舊唐書·懿宗紀》以宋震胡德融,考科目舉人。《宋史·選舉志》宋之科目有進土,有諸科,有武舉,常選外又有制科,有童子舉,而進士得人爲盛。

黃目,周彝名。《禮·明堂位》鬱尊用黃目。

暉目,鴆鳥也。《淮南子·繆稱訓》暉目知晏。《註》晏,無雲也。天將晏靜,暉目先鳴。

比目,魚名。不比不行。亦謂之鰈。見《爾雅·釋地》。

橫目,傅草別名。鬼目,苻草別名。俱見《爾雅·釋草》。

海外有一目國,一目中其面而居。見《山海經》。

天目,山名。《元和地志》上有兩峰,峰頂各一池,若天左右目。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目縣,屬幷州。

州名。《唐書·地理志》目州隷隴右道。

姓。《潛夫論》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後。

目宿,草名。通作。《前漢·西城傳》馬耆目宿。《史記·大宛傳》作苜蓿。

叶莫筆切,音密。《夏侯湛抵疑》心有窮志,貌有飢色。吝江河之流,不以躍舟船之檝。惜東壁之光,不以寓貧婦之目。

【熟】

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食飪也。《玉篇》爛也。《禮·祭義》亨熟羶薌。

《廣韻》成也。《書·金滕》歲則大熟。

《戰國策》願王熟慮之。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灌將軍熟視笑曰:人謂魏勃勇,妄庸人耳。

《史記·大宛傳》率多進熟于天子。《註》漢書音義曰:進熟,美語如成熟者也。

《釋名》荆豫人謂長婦曰熟。熟,祝也。祝,始也。《韻會》熟,本作孰。後人加火,而孰但爲誰孰字矣。

【烂】

爛【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瀾去聲。《廣韻》火熟。《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于牀,廢于鑪炭爛。

《廣韻》明也。《詩·鄭風》明星有爛。

《唐風》錦衾爛兮。

《大雅》爛其盈門。《史記·蕭何世家贊》何之勳爛焉。《司馬相如·子虛賦》明爛龍鱗。

《公羊傳·僖十九年》魚爛而亡。《註》魚爛從內發。

《司馬相如·上林賦》麗靡爛漫於前。《註》索隱曰:列女傳云:桀造爛漫之樂。《廣韻》本作爤。《集韻》與燗,煉同。

《正韻》離閑切,音闌。《楚辭·九章》曾枝剡棘圓果搏兮,靑黃雜糅文章爛兮。《韓愈·江漢詩》凄風結衝波,狐裘能禦寒。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按集韻類篇別作。亦作爤。

【妍】

妍【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姸。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丑】

丑【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音醜。十二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神名。《山海經》女丑之尸。《六書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爲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

丑象子初生舉手。

相关诗句
明朝独去登虎阜 矍铄老翁诗兴剧 须避佳节参前后 乃知佳节游名山 倩此万顷洒尘垢 石湖淜湃撼船底 逝梁久矣犹思笱 笑尔痴痴一日欢 画船还傍芦花不 有客不语只沉思 皎月若出当坐守 推窗更问曀与晴 众人或辞我辄受 酒甘不厌觞令酷 蕉叶且复倾瓦甊 强哦古句半已残 随俗尔尔亦其偶 五柳先生淡如菊 急索巨蟹浮大斗 哗呼跳船船欲崩 曷若趁此含清卣 馀响铿然落翠微 挽衣不行烦劝诱 暮霭羃羃山欲无 私喜兹棹良不苟 同来伴侣大叫绝 纵复病懒亦抖擞 眼前声色春花秾 黑衣亦作玄云黝 应如余昔点中间 遥瞻奇丽浑莫剖 促坐但闻丝竹声 寸人豆马棼相耦 又如粉塑绝鲜明 乱洒石间杂琼玖 烂如彩帛剪缤纷 五色斓斑恣践蹂 忽然回望听歌处 老石粼粼水浏浏 长春桥影鞭虹霓 夕阳晼晚清飔䬀 拂衣独起步山趾 伊人莫是罗家妇 笙歌队里浪相猜 钩帘遥睇偏淹久 缟衫红衬水仙妆 中有美人垂素手 芦花隐见舞凉风 画船别驻清溪口 当时争看碧油车 铿锵艳曲三千部 逦迤妖云十二峰 至今士女皆琅琇 吴王台沼旧风流 参差满地胭脂厚 斯须箫管咽流云 愁无平壤安杯瓿 骤观山石埶颇仄 共约听歌到初酉 隔林笑指碧㠝岏 朱旭炯炯光照牖 治平前度磨盘山 远山百簇频回首 浓浓岚气醒复醉 金山小寺江心陡 上方树杪插浮图 随风容与烟波薮 木兰短楫浪痕轻 放船倒出莲花溇 细雨斜侵湿布袍 青烟一缕千峰吼 临行爆竹响空谷 此来未足舒窈纠 梦想晴涛匹练飞 彷佛顽沙卧千亩 洞庭缥缈波云沉 帽欹花落风生肘 奔上绝顶瞰湖光 罗拜大士集村叟 稻香未老农暂息 起览奇迹竟何有 纸鸣渐觉寒飙生 柿如火红大如缶 山僧烹茗饷梨栗 七十又五健趋走 诗翁却携乳下儿 伛曲不啻肩重负 日脚射颊赤汗泚 石路荦确争猿猱 布帆直指吴山麓 我船便缆堤上柳 但问谁家富脩竹 耳目熟烂妍亦丑 青山只作名句观 众客首肯我独否 舟子劝上姑苏台 船头载花腹载酒 主人大笑携上船 到门恰值九月九 朅来松陵叩好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