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嘈杂火爆

出自:清代·林占梅《乙丑除夕团圆歌》

拼音:[jiū][cáo][zá][huǒ][bào]

平仄:平平平仄仄

去年除夕时,淡北羁栖日。
只隔百里程,归难如有失。
磨蠍坐身宫,二竖重遘疾。
愁病复伶仃,苦况忍复述。
今年除夕时,团圆慰胸臆。
子侄随弟昆,长幼相领率。
?马及乘舆,轧轧北城出。
荐祖礼云周,酬神仪既毕。
旁晚乍归来,欢哗闻内室。
内室谒慈帏,致词颂安吉。
慈帏双眼枯,阿谁不能悉。
举家叩贺来,逐一名字叱。
荆人复贺予,肃然见妇德。
犹子女与儿,再拜立盈侧。
分与压岁钱,并戒毋荡佚。
阿期年差长,垂侍状笃实。
牛儿襁褓中,啜乳无休息。
以手鸣呜之,带笑睡甜黑。
花儿学步趋,攀援绕我膝。
赋性颇聪颖,青睛如点漆。
见予著宫袍,掀玩呼唧唧。
不独羡他人,兼且誇己饰。
满堂百十人,一一咸能识。
戏弟唤爷娘,喧腾不停刻。
老牛舐犊怀,岂予独见惑。
团饮坐围炉,宴酣弛酒律。
羯鼓动摧花,觞政如鬼蜮。
赌谜并猜枚,各炫所长力。
上者给朱提,次者分笔墨。
胜者足矜誇,负者亦悚恧。
男爵背「少仪」,女使诵「内则」。
啾嘈杂火爆,轰雷来莫测。
耄者犹未闻,怯者两耳塞。
大仆方逞能,小婢多逃匿。
一堂哄笑声,四座欣悦色。
和睦家之肥,何暇论饮食。
人生重团圆,半世求不得。
兹夜骨肉亲,其馀焉敢必。
大笑视荆人,此乐可云极。

查看原文

注释

【啾嘈】喧杂细碎的声音。
【嘈杂】喧闹;乱哄哄:嘈杂刺耳|人声嘈杂。
【火爆】同‘火暴 ’。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啾】

啾【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卽由切《集韻》《韻會》將由切,音遒。《說文》小兒聲也。《廣韻》啾唧,小聲。

《屈原·離騷》鳴玉鸞之啾啾。《註》王逸云:啾啾,鳴聲。

《集韻》與噍通。詳噍字註。或書作。

字秋切,音酋。小聲。

《集韻》《類篇》。《楚辭·招隱士》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嘈】

嘈【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昨勞切《集韻》財勞切,聲也。《馬融·長笛賦》啾咋嘈碎。

《成公綏·嘯賦》嘈長引而憀亮。

《集韻》慈焦切,音樵。義同。

在到切,音。喧也。或作䜊。

【杂】

雜【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徂合切《集韻》《韻會》昨合切,黃者,天地之雜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玉藻·雜帶註》雜,猶飾也,卽上之韠也。

《玉篇》同也。《廣韻》集也。《易·繫辭》雜物撰德。《疏》言雜聚天下之物。

《揚子·方言》碎也。《易·繫辭》其稱名也,雜而不越。《疏》辭理雜碎,各有倫序,而不相乖越。

《玉篇》厠也。

最也。

《廣韻》帀也。

穿也。

鳥名。《爾雅·釋鳥》爰居,雜縣。《疏》爰居,海鳥也,一名雜縣。

《集韻》七盍切《韻會》《正韻》七合切,音囃。《公羊傳·成十五年》諸大夫皆雜然曰:仲氏也,其然乎。《釋文》雜,七合反,又如字。

【火】

火【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者,化也,隨也,陽氣用事萬物變隨也。《古史考》燧人氏初作火。《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星名。《書·堯典》日永星火。《傳》火,蒼龍之中星。

大火,鶉火,辰次之名。

《禮·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前漢·成帝紀》火耕水耨。

《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春取楡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論語》鑽燧改火。

盛陽曰炎火。《詩·小雅》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傳》炎火,盛陽也。《箋》螟螣之屬,盛陽氣嬴則生之。明君爲政,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與炎火,使自消亡。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疏》春官爲大火。夏官爲鶉火,秋官爲西火,冬官爲北火,中官爲中火。

《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左傳》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南史·齊武帝紀》魏地謠言,赤火南流,有沙門從北齎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療疾貴賤爭取之,多得其驗,咸云聖火。

《唐書·兵志》府兵,十人爲火,火有長。彍騎,十人爲火,五火爲團。《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二烈爲火,立火子,五火爲隊。

《司馬法》人人正正,辭辭火火。《註》言一火與一火猶人人殊之人人也。卽俗謂火伴。《古木蘭詩》出門看火伴。

人身有火。《本草綱目》心藏神爲君火。包絡爲相火。

隂火,海中鹽氣所生。凡海水遇隂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復見。《木華·海賦》隂火潛然。

山名。《山海經》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正字通》陸游曰:火山軍,其地鋤深,則有烈燄,不妨耕種。

井名。《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註》火井,在臨邛縣。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十里,以筒盛接,有光無灰。

寒火。《抱朴子·地眞篇》南海蕭丘,火春生秋滅。生木小,焦黑。

火傳。《莊子·養生主》指窮放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南方有食火之國,其人能食火炭。

《爾雅·釋魚》十龜,一曰火龜。《疏》龜生火中者。

火䑕。《山海經》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䑕,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姓。《明紀事本末》火濟,從諸葛亮南征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正字通》洪武時,翰林火原潔。

《廣東通志》古人一年四時改火。今瓊州西鄕音謂一年爲一火,火音微。東鄕人謂一年爲喜,或爲之化,乃喜之變音。

叶虎洧切《詩·豳風》七月流火,八月萑葦。◎按唐韻正: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故灰字从火得聲。而左傳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譆譆,則爲火之徵也。是直以爲火當讀作毀,非止叶音矣。

叶後五切。《韓愈·元和聖德詩》施令酬功,急疾如火。天地中閒,莫不順序。

叶虎何切。《莊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人焚和,月固不勝火。《韻會小補》今人謂兔岐脣曰火。蓋古音也。《集韻》或作灬。

【爆】

爆【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集韻》弼角切,音雹。《玉篇》爆落也。灼也,熱也。《集韻》或作。

《唐韻》蒲木切,音曝。《說文》灼也。从火暴聲。

《集韻》。

《廣韻》《集韻》《韻會》。

《廣韻》補各切《集韻》《正韻》伯各切,音博。《廣韻》迫于火也。

《集韻》火乾也。一曰熱也。或作煿。

《廣韻》北敎切《韻會》巴校切,原字从氺,不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